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9日訊 今年以來,市北區檢察院緊緊圍繞區委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決策部署,不斷提升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建設的水平和能級,著力營造誠信透明的市場環境、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改革創新的制度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為加快構筑新時代市北發展戰略優勢貢獻檢察力量。
構建工作措施新體系,服務理念再夯實
為服務保障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促進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市北區檢察院制定《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方案》《服務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工作辦法》等系列制度措施。

疫情期間,為更好幫助企業復產復工、復商復市,制定《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依法服務和保障民營企業及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有關措施》,檢察長走訪青島中瑞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等多家轄區內企業,向企業提供法律咨詢;院黨組副書記到區產業發展專班就服務重大項目建設進行座談,提供司法服務。派出黨員、干警80余人次在下沉街道社區參加疫情防控過程中開展服務保障工作,向企業發放返工復產明白紙,接受社區企業工作人員法律問題咨詢100余條,努力做到讓“讓老百姓舒服、讓企業家舒服”。
下一步,區檢察院將繼續借助企業聯合會平臺,加強與轄區企業的座談溝通;與區工商聯確立日常溝通、聯合調研、民主監督、信息互通、法律宣傳等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協作機制;舉辦檢察開放日系列活動,邀請企業家代表走進檢察機關,了解檢察機關;開展“人大代表暨企業家代表走訪月”活動,傾聽企業意見建議,為企業發展提供法律咨詢,讓一流的法治營商環境成為推動市北高質量發展的“金招牌”。
用好檢察建議新抓手,服務質效再強化
為充分發揮檢察監督在營創優質營商環境中的職能作用,區檢察院積極做好檢察建議工作,今年以來,已發出各類檢察建議42件。其中,在充分調研本區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件相關情況的基礎上,向公安機關提出辦理此類案件全面精準的檢察建議,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同時,積極參與金融領域社會綜合治理,針對非法集資類金融犯罪問題向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制發檢察建議,并結合辦案實際,以《提高法律意識,謹防“非吸”陷阱》為主題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為維護地區金融安全、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在辦理涉黑涉惡案件過程中,針對“套路貸”犯罪暴露出的銀行機構金融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分別向3家銀行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強化金融管理,優化金融環境,維護經濟社會穩定。
下一步區檢察院將更加注重建議的精、準、實,從具體性監督上升到宏觀性監督,從個案監督上升到類案監督,常態化、系統性抓好類案建議辦理,從掃黑除惡、維護金融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打擊虛假訴訟等方面深入開展檢察建議工作,不斷提升監督質效,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會效果,為優化營商環境貢獻更多優質檢察產品。
探索公益訴訟新路徑,服務職能再延伸
區檢察院將公益訴訟檢察作為促進依法行政、推動公益環境保護和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手段,切實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職責使命,已辦理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63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5件,行政公益訴訟1件。
對王某、張某某破壞海洋環境和資源一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判決二人賠償海洋生態損失費、鑒定費共計人民幣1969300元,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司法保障。

針對轄區部分經營場所用于運營的自動扶梯和載貨電梯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發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單位對全區特種設備運營情況進行檢查、引入物聯網技術提高電梯安全監管水平,推動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構建安全的營商環境。
下一步,區檢察院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推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堅持以辦案為中心,積極穩妥開展公益訴訟“等”外探索;堅持提升司法理念,與社會各界共同做好公益保護,全面提升依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