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7日訊 今天,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組織開展的“星期三問城管”活動如期舉行,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王海建帶領全局相關行業部門分管負責同志走進12319城市管理熱線大廳,就西海岸新區園林環衛、供熱供氣、供水、路燈亮化等工作與市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對話,聆聽市民心聲,紓解群眾訴求。

“星期三問城管”接線現場
細心聆聽 耐心答復
9時許,記者在市城市管理局12319熱線大廳看到,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局長王海建及該局園林環衛、供熱供氣、供水、景觀亮等行業部門的分管領導均已進駐熱線現場,就西海岸新區相關城市管理熱點、難點問題與市民朋友開展了耐心而細致的線上交流。
“小區什么時候能開始集中供暖?”“用水包裝都需要哪些手續?”“網紅街亮燈一直持續到什么時候,后面還會更新嗎?”現場接線的2個小時里,共收到市民反映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問題19件,主要涉及園林環衛管理、供熱供氣供水服務、路燈亮化建設管理等方面。針對市民反映的熱點問題,王海建及相關行業部門分管負責同志逐一進行了解答并給出了解決時限,承諾問題會照單全收,線下全面落實解決。
現場接線同時,西海岸新區城市管理局園林環衛、供熱、供氣、供水、路燈亮化等部門,積極踐行“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第一時間趕赴問題現場查看,對核實確定的問題立行立改,安排企業、街道等責任單位落實處置。
實地查看 “理”出新成效
熱線大廳接線結束后,記者分別來到西海岸新區盈泰嘉園小區和華歐北海花園小區、江山南路、唐島灣公園,實地探訪西海岸新區垃圾分類、道路保潔、城市公園及市政設施智慧化管理等工作。

盈泰嘉園小區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工作人員現場制作環保酵素
——撤桶并點+定時定點”,助力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速推進
記者在西海岸新區黃島街道辦事處盈泰嘉園小區環保酵素宣教中心了解到,該街道學習引進了廚余垃圾就地減量先進做法,在居民小區設立生活垃圾分類環保酵素宣教中心。志愿者、網格員利用閑暇時間向居民介紹廚余垃圾制作環保酵素的方法,講解廚余垃圾變廢為寶的利用過程,真正做到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利用廚余垃圾制作的環保酵素在日常生活中用處很多,可以作為天然清潔劑、空氣凈化劑、洗衣劑、沐浴液、汽車保養劑、衣物柔軟劑、有機肥料等,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利用小區廚余垃圾制成的各類清潔用品再作為獎勵回饋至居民當中,真正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

北海花園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對居民分類投放情況進行現場指導
隨后,記者來到北海花園小區,這里的運行“三長一站”工作模式成為新區垃圾分類工作樣板。小區樓院長、網格員、黨員等利用樓院管理、鄰里互助、登門入戶等形式,對小區住戶持續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宣傳,講解撤桶并點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政策和意義,讓平時刻板的宣傳工作,變得更加親和近人,形成街道、社區、居民、企業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精細化保潔
—— “三位一體”環衛作業模式“擦”靚新區容貌
記者隨后在西海岸新區江山南路看到,道路上5臺掃路車正在進行聯合作業,對五個車道同時實施機掃,掃路車過后,路面潔凈,現出本色。而不遠處,沖洗車正在沖洗、6名環衛工人正嫻熟地進行著推掃作業,環衛工人未涉足到的地方,一臺掃路車填補著“空白”,干凈利落地解決了界石與路之間的塵土問題。道路保潔質量大大提高。
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西海岸新區堅持以精細化管理為出發點,持續優化作業模式,提升城市品質。自2011年以來,該區在原來傳統人工保潔為主的基礎上,逐年增加采購機械化車輛,建立起“機械為主,人工為輔”的道路保潔模式。近年來,為進一步優化作業模式,又引進采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形成了“智能化+機械化+人工”三位一體的全域化道路保潔精細化作業新模式,作業效率、行業管理水平得到雙提高。目前,西海岸新區共有機掃車113臺,灑水車51臺,高壓沖洗車49臺,區內1900萬平方米道路和人行道均實施了機械化作業。據了解,2021年西海岸新區還將再投資1800萬元,增加機械化作業車輛44臺,進一步加強機械化作業能力。
——打造席地而坐的城市公園
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唐島灣公園。唐島灣公園是一個圍繞唐島灣兩岬而建的大型海岸公園,分為北岸和南岸兩個區域,有著“海上西湖”和“青島西花園”的美譽。眼下,這里正是綠草茵茵,處處都洋溢著春的氣息,櫻花正艷。今天,雖然不是節假日和周末,但記者仍然看到,有市民帶著家人在公園休憩,十分愜意。在公園草坪上,可以看到有的市民帶著孩子席地而坐,正享受著屬于一家人的天倫之樂和休閑時光。
據了解,西海岸新區本著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在群眾生活、出行、休閑上出主意想辦法,積極解決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今年以來,作為行業管理部門,該區城市管理局開始在城市公園管理精細化管理方面下狠功夫,在全區范圍打造“席地可坐、席地而坐”城市公園,讓市民和外來游客不僅可以賞花觀海,更可以席地而坐擁抱大地,進一步提升廣大市民的幸福感。席地而坐首先要席地可坐,這對公園的保潔與提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此,西海岸新區進一步強化了各養護單位對公園的日常保潔和精細化養管工作,在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清洗之余,投入力量確保常態化保潔產生實效。目前,該項工作已在唐島灣、城市陽臺、金沙灘等公園景區示范點先期開展,下一步將以點帶面,逐步在區內所有城市公園開辟可“席地而坐”區域。
——科技賦能,拓寬設施管理共“治”新渠道
在唐島灣公園北岸記者還看到,海邊護欄、公廁入口處各有一塊顯眼的二維碼標牌。記者通過手機掃描,立即獲取到了對應設施的名稱、養護單位、現場負責人、聯系電話、監督單位、監督電話等情況,通過設施故障維修功能,能夠上傳設施故障信息、地理位置、現場照片等信息。
據了解,該項工作是西海岸新區正在推行的市政設施實名制工作,設置二維碼便于市民了解,便于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系統管理。遇有設施出現問題時,只要手機一掃便可即刻報修,方便市民發現并反映設施故障問題。
“小碼大作用”。該區在常規管理手段基礎上,在旅游景點、重要道路周邊市政設施加裝二維碼標牌,做到一物一碼,構建微信公眾端,集合信息公示、故障上傳、流程查詢、監督反饋等功能,讓設施的維護更有時效性,更便于接受社會群眾監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馬志丁 文/圖)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