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一些知名品牌每當有限量版籃球鞋上市,剛發售時往往被炒至天價,但這一次,炒作的對象從外國品牌轉移到了國產品牌。此前,在得物APP上,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售價竟高達48889元。而該鞋參考發售價僅1499元,漲幅達31倍。目前,該APP已將被炒作的籃球鞋下架。并對3名涉嫌惡意影響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采取封禁措施。近日,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走訪青島多家李寧專賣店發現,被爆炒的籃球鞋屬于該品牌發售的限量款,青島的線下連鎖店已經售罄。
/ 動向 /
電商下架天價籃球鞋
自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被炒至近5萬元的新聞被爆出后。人民網、新華社、光明日報、央視、央廣網、工人日報等央媒發聲斥炒作國產鞋行為。4月6日,得物App微博發布《關于大家關注的近期個別鞋款價格波動的情況說明》。其中指出,針對網傳圖中涉及的三款球鞋中賣家所標價格波動過大的球鞋,已進行下架處理。此外,同時對全平臺商品進行核查,另發現20款球鞋存在賣家所標價格波動較大的問題,對這些球鞋都做了下架處理并對3名涉嫌惡意影響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采取封禁措施。

記者登陸得物APP發現,平臺上被炒至近5萬元的天價籃球鞋確實已不見蹤影,李寧旗下售價較高的籃球鞋價格約在3500元左右,李寧韋德之道6無眠套裝黑白款售價3499元,李寧韋德之道2生日黑銀金款售價3499元。記者注意到,淘寶、京東等電商APP上同樣已經沒有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銷售。
事實上,溢價在國內外球鞋市場都長期存在。青島一名球鞋愛好者王先生表示,玩家因未中簽、球鞋限量等原因,無法從官方渠道購買到心愛的球鞋后,不排除愿意以支付更高價格從其他渠道入手的情況。但他同時認為,價格別太離譜就行,而此前不少鞋商正是利用玩家渴望購買球鞋的心態,惡意抬價,最終攪亂了市場。
/ 探訪 /
“天價限量版”青島已無貨
線上被爆炒至48889元,那么實體店又是什么情況?記者探訪青島多家李寧專賣店了解到,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在實體店早已售罄。嶗山一家李寧專賣店銷售人員表示,這款籃球鞋屬于限量版,只有級別比較高的店鋪才能拿到,店里曾經到過韋德系列的另外一款籃球鞋,三個月前就已經賣完。市北區一家李寧專賣店銷售人員則表示,被爆炒的天價籃球鞋屬于李寧旗下限量版籃球鞋,事實上,韋德之道系列籃球鞋從上市開始就是鞋販子們炒作的對象,這些限量版的籃球鞋剛上市就有鞋販子開始收購并炒作,只不過炒作的價格不如現在這么離譜。伴隨著國產籃球鞋在人們心目中地位的提升,才會出現這次炒作事件。
被問及何時會有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到貨,嶗山區一家李寧專賣店銷售人員表示不清楚。
/ 調查 /
國產鞋品牌風口已至
李寧“天價籃球鞋”的出現是擾亂市場秩序的炒作行為,但同時也反映出國產鞋品牌的崛起。記者探訪萬象城、凱德、金獅等多家大型購物中心發現,國產鞋品牌正日益走向高端化。記者在凱德MALL看到,“老字號”品牌回力在商場中庭擺起了促銷專柜,曾經人們印象中的“老回力”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與時尚接軌的全新品牌形象,鞋面上被印有五彩的圖案,還有的直接設計成當下最流行款式。煥然一新的回力鞋也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穿回力已成為朋友圈里的潮流,身邊的朋友幾乎人手一雙回力。

與國產鞋品牌蓬勃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曾經引領潮流的外資鞋品牌卻在黯然退場。記者在金獅廣場看到,一家外資鞋品牌已經淪落到大清倉的境地,店內正在進行存貨的大甩賣,一些款式已降至三折銷售,但店內依然無人問津。
/ 關注 /
當年青島名鞋今何在?
青島也曾誕生過多個在全國叫得響的鞋類品牌,雙星、亨達都曾經是青島人的驕傲,這些品牌現在都怎么樣了?作為“五朵金花”之一,雙星體育用品的知名度在全國與李寧不相上下?!按┥想p星鞋,瀟灑走世界”的廣告語令人記憶猶新。如今,雙星已將其中心轉向輪胎業。2016年,雙星集團建立了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實現了傳統輪胎行業的轉型升級。2018年,雙星以約39億元人民幣持有錦湖輪胎45%股權,正式成為其控股股東,雙星收購錦湖輪胎,從規模上不僅一步進入全球輪胎前十強,也成為中國最大輪胎企業。
相比雙星的及時轉型,亨達的命運更令人唏噓。這家經營超過30年的家族企業曾經被譽為青島皮鞋大王,但仍然沒有抵擋住時代洪流的沖擊。2018年12月14日,青島證監局對亨達股份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因為業績造假以及信息披露違規等因素,董監高被罰款,實際控制人單存禮還被處以10年市場禁入的處罰。亨達仍然在期待重生。一則新聞報道顯示,去年4月,亨達集團董事長單玉香女士攜核心高管及門店管理人員近50人參加了一季度的首次團隊集訓。
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經歷了物質生活的騰飛。一批大鞋類品牌抓住了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迅速崛起,無論是李寧、雙星,還是百麗、亨達,時代造就了它們,它們也書寫了國貨鞋的新時代。然而,在被互聯網重構的當下,規則變了,消費者的口味也在變。一些品牌被淘汰出局,一些品牌應運而生。能否踏上國際大潮流節拍?國產品牌鞋正在更迭與洗牌中不斷發展壯大,保持經久不衰的生命力。(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李沛)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