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斤200元 大棚藍莓“高調”上市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東辛付莊村村民種植大棚藍莓供不應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對于藍莓營養價值的認識也更加廣泛,這顆小小的漿果也成為大城市人們爭相搶購的“金蛋蛋”,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在平度市白沙河街道東辛付莊村的藍莓大棚里,豐收的喜悅已經洋溢。這里種植的藍莓已經進入了采摘期,果農們正在忙著將藍莓采摘、裝盒,發往各大商場和超市,每公斤的售價高達200元。

大棚藍莓迎來采收季
“三年前,我們一起到膠南參觀,了解到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尤其富含花青素,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作用,還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體免疫等功能,因此種植前景非常廣闊。我們村又是傳統的草莓種植村,大家伙都有種植經驗,于是就將藍莓引進到我們村來,嘗試種植。”果農李書文告訴記者,相比草莓種植,藍莓管理起來更方便,尤其是采摘更為省力,但效益更好。
“我種了五個大棚,每個大棚占地一畝,現在種植第三年還沒到豐產期,每畝產量在1500斤左右,等到了豐產期,估計畝產量能達到2000斤以上。”李書文說,藍莓果子很“金貴”,表面的果粉營養價值很高,所以他們管理的時候不用任何農藥,只用一些有機肥,最大限度地保證藍莓的營養和口感。李書文一邊介紹,一邊摘下成熟的藍莓向記者展示:“你看我們這些藍莓,之所以口感好,得益于我們的精細化管理。產出的藍莓個頭大、果肉爆滿,吃起來酸甜可口。”

每公斤收購價高達200元
除此之外,在藍莓收獲時,種植戶們還遵循“輕摘輕放,人工挑選”的原則,比起機器篩選,這樣可以保留更多果粉,提升藍莓的營養價值。記者看到,正在采摘的果農在摘藍莓時十分小心翼翼,“為了保證藍莓的口感,我們都是在藍莓完全成熟了以后才采摘,這時候果皮薄、口感好,所以采摘時要格外小心,不能破壞藍莓的表皮和果粉。”
李書文介紹,眼下正值國外藍莓和國內露天藍莓上市的“空窗期”,所以深受消費者的歡迎。“我們的藍莓由于果大、口感好,一上市就收到了各大商超的訂單,不少外地客商也慕名而來,提前預訂,每公斤的價格高達200元。按照現在的價格,今年一個大棚就能收入近15萬元,等大量上市的時候價格會回落,收購價就會降到六七十塊錢一斤。”李書文說,試種了三年,他種植的藍莓還沒到豐產期。再過兩年到了豐產期,他這一個大棚保守估計也能收獲2000斤,這樣算下來畝收入就能超過20萬元。小小的藍莓,真正為他打開了致富的大門。李書文表示,目前上市品種主要為等,暖棚采摘期將持續到5月中旬前后。接下來,平度市舊店鎮等地的露天藍莓也會陸續上市,填補市場的空白。

搭上電商“快車”銷全國
在平度,藍莓種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朝陽產業,極大地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據統計,平度市藍莓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了1000畝,尤其是明村鎮,迅速發展的藍莓產業已經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龍頭產業。除了傳統的銷售模式外,優質的藍莓還搭上了電商的“快車”,通過京東、淘寶、天貓、盒馬鮮生等電商平臺進行銷售,發往全國各地。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網友,購買的熱情十分高漲。“嘗到甜頭”的果農們又開始研究新路子,進一步擴大平度藍莓的知名度。
“下一步,我們準備開展藍莓采摘旅游,吸引周邊城市的游客前來采摘、品嘗,體驗親自動手的樂趣。”李書文說,他們還將在建設藍莓特色園區的基礎上,增加農家宴等特色餐飲業、藍莓深加工產業,讓游客能玩得好、留得住,將平度的優質藍莓帶得走、送得出,讓每位游客成為平度藍莓的“代言人”。(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李莎莎 王怡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