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8日訊 今天下午,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虎成(主持工作)做客民生在線。圍繞“提升服務品質,打造人民滿意交通”主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公共交通出行和每位市民息息相關。自2013年創建公交都市以來,青島市大力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圍繞市民關心的公共交通出行熱點問題,網談給予了集中回復。
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銜接線路總數已近700條
自2015年12月16日我市首條地鐵(3號線北段)開通運營至今,地鐵運營線路已達6條、共246公里(1號線北段、2號、3號、8號線北段、11號、13號)。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一體化協調運營,對優化全市綜合交通體系,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市民出行便利度、舒適度和幸福感至關重要。
網談中,李虎成介紹,在地鐵開通運營前,我局均委托第三方研究機構編制常規公交與各地鐵線路銜接方案。2015年我市專門出臺《青島市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銜接導則》,提出軌道站點接駁標準。據統計,除個別站點因為用地紅線和安全原因,暫時達不到導則要求外,我市市區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站點距離基本在150米以內,軌道站點接駁便捷性較好。為保障地鐵線路開通后與地面公共交通系統的運營銜接效率,我局在地鐵規劃建設之初就超前謀劃,指導公交企業先期完成大部分銜接線路規劃調整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銜接線路總數已近700條。結合市民出行需求變化,通過開辟線路、延伸及調整線路走向、優化首末車時間和公交站點等多種方式對線網進行調整,進一步方便市民換乘地鐵。同時,鼓勵市民從依靠單一線路出行轉向日趨完善的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線網出行,不斷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率,滿足市民高效便捷的出行需求。
下一步,我局將按照“分區域、分階段、差異化”銜接調整原則,對調整較小的公交線路優先調整,對需較大調整的公交線路,根據地鐵開通運營后客流情況適時調整。我們將全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出行需求及高品質服務要求,努力構建國際水準公交都市和國際化、現代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為我市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交通力量。

今年以來已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1條
市交通運輸局承擔了2021年市辦實事兩件,分別是開工建設公交場站2處和調整優化公交線路80條。李虎成介紹了兩件市辦實事的進展。
截至3月底已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1條、適時遷改公交站點,完成年計劃的26%,重點解決了市民反映強烈的市北區湖清路、金沙路、市北中學、白沙灣、銀河路區域市民出行不便等問題。譬如市北中學周邊遷改站點,協調相關單位將開平路南側的河西紫金園站點向西遷移50米,并建設了規范式車站,滿足學生和市民安全出行需求;高新區及白沙灣公交線網優化調整,既方便了附近居民換乘地鐵需求,也延伸了軌道交通輻射范圍,促進了常規公交與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滿足市民差異化出行需求。
目前,正在有序推進2處公交場站的相關工作,力爭2021年10月底前具備開工建設條件,2022年6月底前建成投入使用。項目實施可有助于市北歡樂濱海城區域和李滄中東部區域公交線網優化調整,更好滿足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白沙灣、歡樂濱海城等區域出行將更便捷
多位網友建議白沙灣片區和歡樂濱海城增加公交線路,李虎成一一給予回應。
歡樂濱海城區域現有16路、臨1路公交線路運行。目前受該片區的道路通行條件制約,以及配套公交場站和港灣車站不完善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歡樂濱海城區域公交線路的調整。下一步,我們將結合瑞濱路與瑞昌路高架橋的貫通、長沙路立交橋交付使用,以及環灣路港灣車站配套交通設施建成投入使用的進度,對歡樂濱海城周邊公交線路進行系統性優化調整,同時積極配合加快推進該區域配套公交場站的建設工作,更好方便市民出行。
近年來,隨著白沙灣片區新建公交場站,我們陸續開辟了122路、766路、773路、775路、913路、934路、935路、936路、941路等10余條線路,方便了該片區居民出行。為進一步便利該區域居民出行,我們前期已經會同轄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城運控股集團進行了現場踏勘,并初步擬定了轄區內的線路覆蓋方案。具體方案確定后,將通過交通運輸局官網和青島交通APP等媒體對外公示,敬請留意。
隧道公交已更新100余輛
不少網民表示,隧道公交太擁擠,希望增加車輛。
李虎成回應,為響應國家號召,前期我市積極推廣應用換電模式純電動公交車,并投放在隧道線路示范運行。受車輛運行年限增加、安全技術性能下降、電池老化衰減嚴重等因素影響,部分公交車輛已無法滿足隧道線路大運力的運營需求,導致相關站點周邊時常出現大量乘客滯留現象。根據2020年政府市辦實事,2020年市區更新600余輛公交車,其中隧道公交更新100余輛,約占更新車輛總數的20%。該部分更新車輛投入使用后,將提高隧道線路運營車輛運轉效能,更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在后續公交車輛更新中,我們將會同公交企業繼續在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等方面予以充分考慮,努力為廣大市民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乘車環境。
隧道公交途經的蘭山路為鐵路和地鐵線路的交匯點,是主城區通往西海岸新區的重要換乘節點。受周邊道路通行能力的限制,多條隧道公交線路集中停靠于蘭山路上的鐵路青島站蘭山路站,目前該站點候車區域容納能力不足,導致節假日期間部分候車乘客溢出。根據此情況,我們實時安排公交企業在現場進行秩序維護和乘車引導工作,保障車輛和候車乘客安全。下一步,隨著中山路商業步行街改造,計劃將部分發往西海岸方向的隧道線路分流至青島站東廣場停靠,緩解蘭山路道路擁堵情況。

公交企業正嘗試人工合成報站,乘客基本能接受
網談中,多位網民對站名和公交車報站提出意見和建議。
李虎成表示,根據《青島市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條例》規定,公交站名在命名上,原則上以所在或就近的道路、公共設施、標志性建筑、文物古跡、旅游景點、國家機關駐地、地理實體、居民區等命名。因歷史遺留問題,出現過多站同名以及指向不明確的現象。為解決上述問題,2019 年 5 月,行業主管部門通過網站、app、公眾號、電子郵箱等多種渠道廣泛征求市民意見,根據市民投票結果,確定今后對標志性建筑和地理實體周邊公交站點命名時,優先采用“標志建筑或道路名稱”命名方式。在下一步的站名規范工作中,我們將統籌市民的意見和建議,繼續對我市公交站名進行優化和規范管理。
目前,城運控股集團正在進行資源整合,語音報站人工錄制程序較為復雜,近幾年線路優化調整頻繁,受優秀錄制人員選用的限制,經常給乘客造成出行不便。近期公交企業嘗試使用人工合成報站,從目前使用情況來看乘客基本能夠接受。關于英文報站,公交企業是按照《青島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標準》進行翻譯,市交通運輸局已要求公交企業不斷優化調整報站系統,努力為乘客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乘車環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文 魏懋軒/圖/視頻)
“民生在線”下期預告
網談單位:市水務管理局
網談時間:4月13日(周二)下午2:30—4:00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