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1日訊 漸趨和暖的天氣,讓嶗山大田茶新芽萌動。今天清晨,在位于金家嶺街道的嶗山云霧茶場,采茶工人們手挎竹籃,忙碌在綠意漸發的茶田中,開啟了新一季的嶗山茶采摘工作。

據悉,從近幾年的情況看,每年4月中旬,都是嶗山茶開采的時期。嶗山云霧茶場的200畝茶園地勢較高,且臨近市區,回暖較早,往往是嶗山茶園中最先開采的一批。“今年我們茶園預計能產茶6-7噸,價格在450元-8000元之間,雖然今天剛開始采摘,但春茶目前已經有50%被提前預訂了,大多是多年的老主顧。”青島嶗山云霧茶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超告訴記者。
記者在茶園看到,茶樹尚未完全返青,新葉才露出尖角。采茶工人們正按照“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方式“掐尖”采摘。王永超介紹,目前,春茶的采摘量并不高,估計再本月下旬將進入嶗山大田春茶的采摘高峰期。

來自嶗山茶協會統計顯示,目前嶗山區茶園面積達2.3萬余畝,年產量1500余噸,年產值達億元。其中,春茶經濟價值最高,通常占到全年茶業產量的30%左右,經濟效益占到一半以上。
“去年冬天雖然出現極寒天氣,但由于越冬防寒管理措施較為得當,嶗山茶樹并沒發生大規模的凍害,預計今年嶗山春茶的產量、價格會與往年持平。”嶗山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董玉群介紹,不過,嶗山春季氣候素來有“谷雨斷霜霜不斷”的特點,4月易發生寒潮,因此,今年嶗山春茶的產量還無法準確估算。

為了降低氣溫波動對茶農的影響,去年,嶗山區按照自愿參保、財政全額保障的原則,首次為全區茶農提供政策性茶葉氣溫指數保險。自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對轄區的一萬余戶茶農、兩萬畝茶園開展保險業務,保險冬春季各限賠一次,在為其5個月的氣溫監測時間內,以低溫天氣作為賠付依據。

據了解,為促進茶產業綠色發展,今年,嶗山區繼續在全區范圍內實施嶗山茶“三項直補”工作,包括農藥、肥料和苗種改良三項。其中,藥肥采購部分預算金額為980萬元,用于采購生物農藥、粘蟲板和生物有機肥。今年的嶗山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出臺茶產業發展扶持辦法,通過資本推動、現代營銷、三產融合等方式,做好茶產業這篇大文章。董玉群表示,目前,嶗山區正在對已連續實施11年的嶗山茶用藥、用肥、苗種改良“三項直補”政策進行升級,新政策已形成初步材料,下一步將盡快出臺實施。
此外,為推動嶗山茶開展現代營銷,去年,嶗山茶協會推動10家茶企用“抱團”的方式,以區域公用品牌的形式整體入駐在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等電商平臺,試水線上營銷。

進入天貓“嶗山茶茶葉旗艦店”,記者看到,店鋪頁面展示了嶗山綠茶、紅茶和茶禮等多個品類,已有萬里江、碧海藍田、嶗池云峰、嶗山云霧、涵雪等多家知名嶗山茶企入駐,所有產品都采用統一的包裝。其中,銷量最好的兩款嶗山茶月銷量在500單以上。據網店客服介紹,目前,店鋪已啟動嶗山春茶預訂,預售價格約800元一斤,預計4月底正式上線銷售。(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霍璟祎)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