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4月14日第10版
環灣路可否增設公交車站?
市交通運輸局:不具備設站條件


4月8日, 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虎成做客民生在線,與市民、網友互動交流。本次網談共征集到463條留言,其中189條留言獲當場回復,現場未答復的274條留言轉入線下二次回復平臺。在全部留言中,公交線路設置、公交運行管理問題233條,地鐵建設、規劃、運營問題41條,道路拓寬、建設問題36條,公交站點命名、更名問題30條,高速公路建設、收費問題22條,公交場站設置、建設問題20條,公交報站訴求及建議問題11條,關于城運集團的意見及建議10條,其他問題60條。就一些網友關心的熱點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追訪。
●網友留言:環灣路目前只有雙埠立交橋南邊有個車站,建議增設公交車站。
記者追訪:關于環灣路設置公交車站問題,市交通運輸局曾于2020年4月13日組織召開專題會,邀請了市北區政府、市規劃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園林和林業局等相關單位參加。根據各單位意見,以及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37-2012)標準,對該問題的意見為,環灣路屬于城市快速路,不具備增設公交車站條件。
●網友留言:隧道1路和隧道3路能否增加18米的通道車,現在車內太擁擠了。
記者追訪:根據《青島膠州灣隧道管理辦法》相關要求,超過隧道限載、限高、限長、限寬標準的車輛禁止進入隧道。18米鉸接式車輛不符合《青島膠州灣隧道管理辦法》管理規定,無法作為隧道線路運行。目前隧道1路計劃配車49部,實際配車59部(含機動車10部);隧道3路配車43部,實際配車49部(含機動車6部),發車間隔高峰4-7分鐘,平峰6-12分鐘。市交通運輸局要求公交企業密切關注重點區域客流變化情況,公交企業已制定應急預案,如出現道路擁堵突發大客流情況,將科學調配運力,方便市民出行。
●網友留言:建議637路公交與地鐵11號線無縫銜接。
記者追訪:目前637路(紫荊苑小區-新利路停車場)運營里程17公里,沿線途經多處道路擁堵路段,嚴重影響該線路的運營效率。若進一步延伸,將降低大部分乘客的出行效率。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結合軌道交通的發展和公交場站等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情況,適時調整公交線路,方便市民出行。
●網友留言:桃園雅居、融創悅山居民小區在宜川路最北側,距123路車站約2公里,建議123路往北延長一站,并適當增加班次。
記者追訪:市交通運輸局會同轄區相關部門多次調研,于2020年9月22日對123路進行了優化調整。受道路通行條件限制,以及該區域公交配套設施不完善影響,始發站設置在宜川路公交臨時停車場位置,目前宜川路站距離融創悅山約600米。市民可結合目前“青島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一小時優惠換乘政策”,通過公交線網間的換乘滿足出行需求。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結合該區域公交配套設施的完善情況,及時優化調整公交線路。
●網友留言:“延安一路延安路”“青大一路青大三路”這樣的站名能否改改?太繞口。
記者追訪:根據《青島市城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條例》規定,公交站名在命名上,原則以所在或就近的道路、公共設施、標志性建筑、文物古跡、旅游景點、國家機關駐地、地理實體、居民區等命名。因歷史遺留問題,出現過多站同名以及指向不明確的現象。為解決上述問題,2019年5月,行業主管部門廣泛征求市民意見,確定今后對標志性建筑和地理實體周邊公交站點命名時,優先采用“標志建筑或道路名稱”命名方式。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統籌市民意見,繼續對公交站名進行優化和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