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先進的教育理念
辦適合學生發展
適應社會發展的教育
讓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學校
成為區域教育發展的引領者。
帶著這樣的使命與擔當,青島滄口學校積極落實李滄區“以多彩教育為基礎,以品質課堂為核心,以愛校如家為遵循,以人民滿意為目標”的要求,秉承“九年攜手,一生相伴”的辦學理念,通過打造“學生學習成長共同體”、“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家校合育共同體”,實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堅守教育要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為學生未來發展和終生幸福奠基的信念。
出場人物:

張偉,首屆齊魯名校長,青島滄口學校校長、書記,中國教育學會會員,青島教育學會學術委員、語文學科首席專家。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首屆齊魯名校長、山東省教育創新校長,省市區級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學者型教師,主要致力于差異教育、德育課程一體化的研究與實踐。
依托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青島滄口學校建立起分布式的管理體系,形成了一系列科學的評價制度,充分調動起老師愛教、樂教的責任和熱情,擔當起了立德樹人的重任。
青島滄口學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確立了“培養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融合,精英品質與公民意識統一,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平衡,智慧超群與人格完善協調,個性鮮明與善于合作結合的時代新人”的育人目標。

從厚重歷史中走來
在現代文明中閃光
青島滄口學校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學校,她可以追溯到1923年4月,日本人在此設“滄口尋常高等小學”,后更名為“日本國民滄口小學”。1949年9月,人民政府設立“青島市立第三中學”。1956年三中移址,設“青島第二十二中學”。2014年9月學校從原青島二十二中搬入現在的新校址,正式更名為“青島滄口學校”。2020年10月,青島滄口學校在經過嚴格的考核后,從申報學校中脫穎而出,加掛青島市九年制第四實驗學校校牌,成為實驗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形成了厚重的人文積淀,滋養著一代代的滄口學子在這里成人成才。
作為李滄區著力投資打造的首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青島滄口學校自建設之初就身擔重任。學校占地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擁有室內體育場、游泳池、學術報告廳等一流教育場館以及可同時容納1500人就餐的餐廳。寬闊的校園、現代化的設施、優美的環境為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創造了條件。
“青島滄口學校的教師們深知身上的責任重大,如何讓一所九年一貫的學校發展好,不僅僅教書育人,還要通過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進而影響一個家庭,甚至帶動整個區域的文化發展,這其中有太多的工作等著我們做。”青島滄口學校的副校長于欽永這樣說。
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臺
這里最注重的是教師的培養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根本,是教育理念的實踐者,他們的素質決定了教育質量的高低。在青島滄口學校,最注重的正是教師的培養。
學校現有教師180余人,平均年齡36歲,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更多的則是年富力強的中青年骨干教師。近幾年,青島滄口學校作為新校引進了60余名骨干教師和年輕教師,經過建校的6年磨練,他們進入了教師職業的最黃金時期。學科教師本科學歷達標100%,其中研究生30余人,一級以上教師114人;有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省市教學能手、優秀班主任近40人,構建了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素質精湛的師資隊伍。區市級優質課大賽、教學基本功大賽,教師們在一項項活動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正是這支有素質、有能力、有愛心的教師隊伍,托舉起滄口學校學子們的人生朝陽,學校教學質量年年提升,大批學子由此走進了理想的高中、大學。
青島滄口學校大力開展課例研究,從年級集備組到學科教研組,從課堂中學生的討論方式到教師的關注點。在課例研究中,執教教師與本組教師進行充分研討,綜合各種意見、集思廣議。不同發展層次、不同教齡的新老教師反復進行思維碰撞,生成智慧火花,實現教學設計與課堂實踐的最優化。在逐步的探索中,青島滄口學校已形成了六種課例研究的基本范式。在這些范式的引領下,教師們從任務驅動型教學向學術研究型教學發展,同時獲得研究帶來的職業幸福感。
為給教師們提供更高的平臺,青島滄口學校與北京十一實驗中學結成尋標對標單位,每年帶領學科骨干教師實地考察、跟崗聽課,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提升教科研意識,讓先進的理念方法在學校落地生根。同時,青島滄口學校通過每學期評選教書育人獎、團結協作獎和愛崗敬業獎,鼓勵教師在專業發展和師德師風等方面共同提升。
“三人行”品質課堂
搭建學生學習成長共同體
現行的一些課堂模式很容易造成“一些學生吃不飽,一些學生消化不了”的局面。青島滄口學校通過品質課堂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三人行”生本課堂,有效避免了上述情況的發生。 “三人行”互助小組的基本理念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先行,我后行,丟下誰都不行;你這方面行,我那方面行,大家攜手一起往前行。”故稱之為:“三人行”學習小組。
在課堂管理系統和多樣化教學的實施環境下,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是在“三人行”小組合作的支持下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在這個靈活開放與生成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師生共同發展。

提供個性發展的平臺
讓每一個靈魂高貴優雅
“九年一貫制學校絕不僅僅是小學和初中的簡單拼接,在我們學校是課程上的牽手,架起小升初的橋梁,更是情景德育的延續,我們要讓每一個靈魂高貴優雅。”青島滄口學校副校長崔磊說。
青島滄口學校推行新六藝教育,通過多彩課程的設置,實現“十個一”的要求,擦亮同學們發現美的眼睛。
根據時代特點、學校特色和學生需求,青島滄口學校開設了50多門學校課程,為學子們描繪出多彩人生藍圖。分別涉及到了科技、音樂、體育、美術、心理、文學等多個領域,包括STEAM數字基因課程,3D數字夢想課程,遠足、器樂、攝影、茶藝、陶藝、咖啡沙龍、瑜伽、籃球、足球等多個精品課程。同時開設拳擊、擊劍、游泳、羽毛球、書法、朗誦、衍紙等社團活動,提供給學生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學校民樂團、交響樂團和舞蹈團多次代表青島市參加山東省文藝匯演,均獲得省一等獎;足球隊多名隊員進入國家青少年隊集訓,球隊多次獲省長杯、市長杯冠軍。青島滄口學校是全國足球特色學校、藝術體育培養基地等。
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辦適合的教育,用最長遠的目標,引領最確實的目標。“讓更多孩子升入更好的學校”,在最近的一次家長會上,青島滄口學校校長張偉用這樣的主題與家長們分享、交流。
青島滄口學校的中考成績連年提升,普高達線人數和比例持續增長,學校獲得“山東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青島市高水平現代化學校”、“李滄區教育質量優秀單位”、“李滄區教學質量突出貢獻單位”、“李滄區教學質量達標優勝單位”等稱號。
學校育人效果需要時間去證明,攜手九年,相伴一生。青島滄口學校希望通過九年的教育給同學們的一生發展奠基,讓他們不僅能由此進入到更理想的高中、大學,還能憑借九年時間里養成的好習慣、好品格等“源動力”去獲得更好的發展,收獲整個人生。(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