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日本政府13日正式決定將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放入海,引起多方強烈反對。然而,美國竟聲稱日本“公開透明”。
但在美國“聲援”日本的背后,卻仍禁止部分日本食品進入該國。一邊支持一邊禁止,美國真可謂是“馳名雙標”。
【支持背后,美國禁止日本食品進口】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表示,針對日本政府宣布將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放入海的決定,美方認為日方的措施“似乎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
但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3月再次修訂的99-33進口警示中,一系列日本食品仍被禁止進入美國。FDA強調:“由于與輻射和核污染有關的公共衛生問題,FDA已加強對日本管制產品的監督?!?/p>

美國FDA網站截圖
FDA還表示,由于“放射性核素污染”,相關部門應對日本產品進行扣留,而無需進行檢查。
據FDA公告,涉及的日本食品包括:牛奶、干奶制品;魚、海膽、蛤蜊等海洋生物制品;肉、肉制品和家禽;蔬菜、蘑菇、奇異果等,涉及青森縣、福島縣、茨城縣、巖手縣、新瀉縣等多地。
【“感謝”日本,美國自身有前科】
日本政府宣布將核污水排入海的決定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竟在社交網站上“感謝”日本在決定處理方案過程中,做出“公開透明”的努力。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公開支持日方,原因之一就是美日同盟的考量。專家稱,這是一場惡劣的地緣政治表演,傳遞出“政治和輿論手段能洗白一切壞事”的錯誤信號。
另一方面,還有分析認為,西方國家縱容日本向海洋排核廢水,與他們自己上世紀的“前科”不無關聯。
禁止向海洋傾倒核廢料的國際條約于1994年生效之前,美國、英國等一直將海洋當作垃圾場,傾倒過大量固體和液體核廢料,對海洋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數據顯示,從1946年到1993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士等13個國家,合共向海洋傾倒超過20萬噸固體核廢料,其中單是美國,便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倒進至少19萬立方米放射性物質。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