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16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今天探訪獲悉,青島海水稻(耐鹽堿水稻)全國10個基地中的青島城陽、青海格爾木、內蒙古杭錦旗和新疆喀什岳普湖等基地已開始水稻育秧、播種工作,其余各基地也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鋪上秧盤,鋪上育秧基質,撒上稻種,再鋪上基質蓋住種子,澆水,打上棚膜……4月16日,觀海新聞記者在城陽上馬稻作改良示范基地看到,這里的田塊已經整理完畢,工作人員正在一絲不茍地進行水稻育秧工作。

“今年上馬基地計劃種植5000畝,實驗種植材料大約一二百份,主要種植去年表現比較好的YC2009、YC2003,這兩個材料去年測產分別達到了畝產739.7公斤、542.5公斤。”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項目經理王亞菲說,“現在主要是育秧,5月末會進行插秧。這期間會打上棚膜,保溫保濕。育秧出苗之后,會進行補水以及病蟲害防治,并定期記錄苗情等?!?/p>
在位于新疆喀什地區岳普湖縣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里,技術人員和當地稻農正忙著播種、覆土。5月初,這些水稻苗就可以進行插秧。岳普湖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屬于重度鹽堿地。2018年,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團隊將其作為全國首批鹽堿地稻作改良試驗基地之一,連續三年試種均獲成功。

“目前,我們已經收集到近2000份水稻種質資源,用于海水稻的選育和配組;而全國各大試驗點的所有實驗種子,基本上都是從這個種質資源室走出去的。”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種質資源室里,育種項目經理于萌也在忙碌著。接下來,科研人員將把這些稻種分發到全國10個基地。
2020年,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團隊在全國十地啟動了萬畝片鹽堿地稻作改良和海水稻種植示范,海水稻示范種植面積由原來兩萬畝,擴大推廣到十萬畝,今年將擴至百萬畝。首批四個耐鹽堿水稻品種已通過國家耐鹽堿區域試驗審定。

“今年,我們又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交了十多個新品種,有望獲得審定?!鼻鄭u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李繼明博士說,自2017年開始,由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牽頭國內18家單位,組建了國內唯一國家耐鹽(堿)水稻區試協作組,分為4個試驗組別、34個試驗點,通過建立水稻耐鹽堿評價標準以及育種材料篩選程序,針對品種的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等特征,設置北方沿海中早粳晚熟組、沿黃粳稻組、華東沿海秈稻組、華南沿海秈稻組4個組別,在廣東、浙江、海南、江蘇、遼寧等34個區域試驗基地進行品種區域試驗,在西北、東北等18個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測試試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杜德樂)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