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絮飛時綠暗,荼蘼開后春酣?;ㄍ馇嗪熋跃扑?,陌上晴光收翠嵐。佳辰三月三?!?/span>
農歷三月三,又稱“上巳節”,傳說是黃帝的生日,也是道教的真武大帝的壽誕、仙家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在民間,是眾仙家的節日,人們要到附近的寺廟或宮觀祭拜,同時也賞花春游,是中國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日子。
今年的農歷三月三,是陽歷4月14日,清明已過,陽光明媚,萬物欣然,在日照五蓮縣高澤鎮的柴麓崮,大型民俗文化旅游節開幕,成為鄉野間的一場春日盛事。
柴麓崮一地八名堪稱奇
每年的三月三是五蓮西北部東遜峰柴麓崮的盛大廟會。三月三廟會這天,方圓百里的村民,從四面八方一齊涌到這里。
柴麓崮位于風光秀麗的濰河畔,墻夼水庫上游,嶺上碧樹森森、曲徑幽幽,如一條飛龍呈南北向瀕水橫臥,與管帥溫泉旅游度假區隔水相望,“柴麓崮”廟會就在山脈南部龍頭主峰上。柴麓崮海拔174.6米,又名柴羅府、豺鹿府、柴鹿府、柴鹿固、柴廬崮、柴鹿崮、柴絡府,一地八名堪稱一奇。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重修莒北東山廟》碑記載:“莒北四區(管帥)遜峰莊之東,有山名柴麓崮,有岱宗神女元君碧霞祠……”
碑文記載此山為岱宗神女所居之地。山上有古石碑兩方,新石碑十數方,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宏偉巨大的石牌坊,廟內院中一株古松已有數百年,惜被火燒死,現只剩枯樹虬枝,別具風姿。山腰有七圣堂廟碑,廟為新建。
據說柴麓崮最早叫“豺鹿府”,沒修墻夼水庫以前,這里溝壑縱橫,是野獸經常出沒的地方,傳說蘇東坡在密州時就曾“左牽黃,右擎蒼”,狩獵于這一帶?,F在山上還居住著很多獾和黃鼠狼,人們以為仙,美其名曰“仙府柴麓崮”。清代許孟人所著的手抄本《山窗筆記》四冊,上面有《柴廬崮狐三則》,可見古人稱其“柴廬崮”。
但當地百姓們最普遍的叫法是“柴絡府”,一到三月三就相互呼喚著“上柴絡府!”
柴麓崮一峰獨兀故事多
柴麓崮出名則要追溯到乾隆年間。傳說乾隆皇帝私訪至山東章丘地界,恰逢有唱大戲的,唱腔甚是婉轉動人,便問:“是哪里的戲班?”答曰:“柴麓府?!鼻∷皆L完,一心想到柴麓府聽大戲。及到柴麓府卻發現僅有一座小山,哪有什么唱大戲的!當地人解釋可能是洞里的狐貍作怪,從此柴麓崮便在當地出了名。
由于柴麓崮一峰獨兀,且崮上多處山洞共通,雜草叢生,野獸出沒,人們傳說其中住著地仙。地仙們本來與山下村民相安無事。村民經常將食物放到洞窟前,逢年過節更是甚為豐盛。于是,地仙也經?;厮徒o村民一些生活物品作為回報。
據說村里有人家辦紅白喜事需要餐具,只要頭一天將食物放到洞前,念叨幾句,說明要求,第二天早上就會有大量碗盤堆在洞邊。村民盡管拿去,但必須用完后原樣送回。這樣持續了若干年。直到有一年,有一戶人家的新媳婦看見借來的瓷器件件精美,起了貪心,就瞞著家人私藏了幾件。地仙發現送回來的碗盤數量不對,這家人也沒有任何解釋,感到非常失望,就再也不向外借任何東西了。
山上原有菩薩廟、圣母廟、娃娃廟等,后因文革破四舊損毀。現尚存古碑兩座,清光緒二十三年而立《七圣堂碑記》,《圣母廟碑》則為民國時期所立。
拴棘子,拴桲欏,柴麓崮上行儀多
早上八點,明媚的陽光照徹山野,遠遠望去,柴麓崮形態果然是一座突兀而起的崮,在周圍低緩的地勢襯托下,紅旗飄飄、香煙裊裊,果如人間仙境。
上山的路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路兩旁商販比比皆是,有各種民間工藝品,有米糖、米糕、年糕、糖葫蘆等傳統吃食,也有果汁、奶茶、烤魷魚等現代小吃,各種火紅的祈福纓絡掛件人氣最旺。
“拴棘子,娶媳子;拴桲欏,求婆婆;拴榆錢,有余錢……”一個老人守著一堆樹枝叫賣。人們紛紛上前挑揀,隔壁攤上,一個老太太正在給顧客系紅絲帶,“健康百歲”“長壽無憂”等字樣在紅帶上格外醒目。
鋪滿紅紙的桌前,代寫祈福文書的鄉間老先生戴著老花鏡,慢騰騰地問清來人姓名仔細書寫;飽經滄桑的老人坐于案前,以五彩色料為筆,為游人以姓名作畫。來來往往的村民或扶老攜幼,或挎著蓋著紅布的箢子,還有的脖間胸前掛著紅繩紅帶,或擎著拴著紅繩的棘子樹枝……
山腰平緩處,新建的廟宇前,“2021年五蓮縣第五屆柴麓崮民俗文化旅游節暨鄉村文化大集”已經開幕。展臺上,五蓮的非遺產品割繡荷包、烙畫葫蘆、汪湖老粗布等吸引游人駐足,電商農產品地瓜悠、松蘑、蜂蜜、地蕨皮等引得游人紛紛掃碼關注購買。
陽春三月,桃紅柳綠的原野,春風輕輕拂來泥土與青草的氣息,山路上熙來攘往,滾滾紅塵彌散無限人間煙火,所有的祈愿與期望都正在這個春天里扎根,都在這場原野間盛大的儀式里悄悄發芽……(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巖 冷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