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郝媛媛 設計/徐稚媚
帆得樵風送,
春逢谷雨晴。

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街道徐村萬畝桃園桃花灼灼,動車穿越花海,農民花中耕耘,如畫風景迷醉了春光,連綿不絕的桃花將田園裝點得美不勝收。觀海攝影師 韓加君 攝(資料照片)
北京時間今日4時33分,
我們迎來了“谷雨”節氣。

春光明媚,百花爭艷,青島市植物園身居鬧市而自辟寧靜,給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在悠閑中賞春的幽靜去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資料照片)
谷雨在每年陽歷的4月20日或21日,
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
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嶗山巨峰云海景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邢志峰(資料照片)
此時節,
柳絮飛落,杜鵑夜啼。
牡丹吐蕊,櫻桃紅熟。
是萬物生長的最佳時節。

中山公園內盛開的郁金香。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郝媛媛(資料照片)
谷雨有三候
一候萍始生
浮萍輕撫垂柳,
“萍水相逢”的詩意,
被收藏在了春天的尾巴里。

草叢中的一只蝸牛,在入夏細雨中爬行。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資料照片)
二候鳴鳩拂其羽
布谷鳥不停鳴叫,
提醒人們,
播種的季節到了。

青山社區是一個古老的漁村,位于太清游覽區北側,擁有八水河、梨子庵、巨木林等自然村。村落房屋臨海依山而建,紅瓦粉墻的農家樓房和茅草石屋特色鮮明。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張文博 攝(資料照片)
三候戴勝降于桑
戴勝鳥飛過桑樹,
蠶寶寶吃著脆嫩的桑葉,
一天天長大。
谷雨生萬物,
大自然是最好的魔法師。

城陽區流亭街道入海口濕地的各種候鳥在水中追逐嬉戲、覓食棲息,樂享春日里的美好時光。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資料照片)
“神雞一叫天下清,品茶不忘倉頡敬。”
傳說中倉頡造字成之日,
舉國歡騰,感動上蒼,
把谷子像雨一樣嘩嘩地降下來,
嚇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來,
即《淮南子》記載的“天雨粟,鬼夜啼”。
“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鄭板橋《七言詩》
谷雨時節
看屋外細雨打窗扉,
品一盞谷雨新茶,
蒸騰的水汽和素淡的茶香,
讓人心曠神怡。

青島嶗山茶開啟今春第一采。頭茬春茶在經過采摘、攤晾、殺青、成形、輝鍋等工藝后制成嶗山春茶。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董志剛 攝(資料照片)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
繁花將盡,不禁感嘆,
絢爛的短暫和時光的匆匆,
但也不必為此發愁,
抬頭一望,
那勃勃生機還在枝頭。

又到一年花季時,中山公園的招牌櫻花樹再次粉嫩盛開,中山公園仿佛變身成夢幻童話莊園。觀海攝影師 張文博 攝(資料照片)
“不雨憫農夫,既雨愁客子。
不惜行路難,為汝老農喜。”
——孔憲彝《阻雨謠》
雖前路泥濘不堪,
但一見質樸的農家人因雨大喜,
眼前的大雨,
便化為了一首歌,
名叫風調雨順,
又叫物阜民豐。

暮春時節,在紅島漁港上岸的膠州灣大海螺、蛤蜊、牡蠣等貝類食材備受吃貨青睞。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資料照片)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谷雨這天,
民間有著各種獨具特色的習俗。

“鲅魚跳,丈人笑”,青島女婿一年一度的表現機會來啦!4月6日上午,“鲅魚之禮?傳承孝道”2021沙子口鲅魚節在嶗山區沙子口廣場啟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宋新華 攝(資料照片)
摘新茶
經過雨露的滋潤,
茶樹得以盡情生長,
葉肥汁滿。
一盞谷雨茶入口,
滿是醇香綿和,
回味無窮。

谷雨前后是嶗山大田頭茬春茶開采上市的時節。4月的山海小城王哥莊,茶園陸續生長出了嫩綠的新芽,山海間也添了一層新綠,休眠了一個冬季、積蓄了充足養分的嶗山茶開始了一年的“好光景”。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宋新華 攝(資料照片)
賞牡丹
谷雨前后,
正是牡丹開放的重要時段,
民間又稱牡丹花為“谷雨花”。
國色天香絕世姿,
開逢谷雨得春遲。

大珠山風景區漫山遍野鮮花盛開,紅色的杜鵑,黃色的連翹、綠色的柳枝,漫山遍野間構成花海。人們紛紛駐足拍照,留下這精美的畫卷。觀海攝影師 崔超 攝(資料照片)
祭海
谷雨時節正是水暖之時,
魚兒游至淺海地帶,
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

隨著春鲅魚汛期到來,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的漁民開始修船備網、整裝待發,力爭春季捕撈增產豐收。在青島,素來有這么一個傳統,每年開春的時候都要給老丈人送鲅魚,青島有句俗話說“鲅魚跳、丈人笑”。觀海攝影師 王海濱 攝(資料照片)
漁民們要舉行海祭,
他們將供品抬至海邊,
敲鑼打鼓、燃放鞭炮,
場面十分隆重。
食香椿
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
健胃、理氣、抗菌、殺蟲之功效。
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
“雨前香椿嫩如絲”
說的便是谷雨前后食香椿的情景。

香椿芽新鮮上市。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資料照片)
谷雨時值暮春,
雨水變多,空氣濕度逐漸增大,
身體易發濕熱,
此時更應注意自身的養生保健。

青島浮山灣沿海一線再現平流霧,城市被一層霧氣籠罩,高層建筑物“纏繞”其中,若隱若現,美景醉人。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華 攝(資料照片)
谷雨前后,
降雨增多,
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
是神經痛的高發期,
需防“濕邪”侵襲傷身。

平時注意加強運動、促進循環。
應適時進食一些
溫補氣血、養血潤燥的食物,
如香椿、黑豆、薏米、山藥、鯽魚等。
另外,還要注意及時補水。

路邊售賣的草莓。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雨欣 攝(資料照片)
一場淋漓的大雨,
掃去寒冷與干燥,
帶來溫潤與勃勃生機。

聳立億年的馬山石林,在粉艷的山花包圍下,再次迎來春的季節。石林前草坪上盛開的山花,將石柱襯托得更顯滄桑。記者通過無人機,拍下馬山石林山花爛漫的盛景。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趙健鵬 攝(資料照片)
芳菲歇去何須恨,
夏木陰陰正可人。
讓我們懷揣著對春天的熱愛,
擁抱繽紛的夏天。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