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小舍得》引發了觀眾們對教育焦慮的熱議。
劇中蔣欣飾演的田雨嵐對兒子的控制和教導令人窒息,面對小升初的壓力,宋佳飾演的開明家長南儷,也帶著女兒卷入了競爭。

本可天真爛漫的少年,在十來歲的年紀就要面對殘酷的升學壓力。為了一個課外輔導班的名額花錢、托關系、放棄尊嚴,擠破了頭都要往里沖。
家長的步步緊逼,讓孩子們絲毫不敢放松,甚至變得抑郁,這究竟是現實的寫照還是電視劇在販賣焦慮?現實中的家長們是否有共鳴,是否有解決方法?
網上針對《小舍得》中熱議的話題進行了調查,超9500網友填寫了問卷。
“雞娃”是對現實世界的妥協
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網友認為《小舍得》很現實,直戳“雞娃教育”、“攀比炫娃”的社會現狀和痛點。僅有兩成左右的網友認為劇中的情節設定極端,有販賣焦慮之嫌。

劇中爭議最大的角色要屬蔣欣飾演的田雨嵐了。她的媽媽原本是護理人員,因為救了建筑設計院院長南建龍(張國立飾)一命,嫁給了南建龍。田雨嵐依靠南建龍的資助,才有機會讀完大學。
原生家庭的不圓滿,加之婆家殷實家境帶給她的屈辱感,讓田雨嵐覺得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孩子必須要強,不能靠別人。
于是,她的孩子“子悠”成為全劇被“雞”得最慘的小學生。興趣愛好被剝奪,每天放學后不僅要完成學校作業,還要完成課外輔導班的作業。哪怕是表現好,獲得的也是“看會兒課外書”這樣的獎勵。
對于劇中顏子悠的“雞娃”生活,超過半數的網友表示,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過這樣的生活,但這些網友也同時承認,可能會向現實妥協。
僅有8%的網友表示愿意,認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到孩子長大后悔就晚了。

劇中,田雨嵐背后聯合部分家長干涉班干部選舉的行為也在網上引起了熱議。近九成網友認為此舉不妥,孩子們的世界應該讓孩子們做主。僅一成網友認為應該要干預,不能錯過孩子們的每一步。

除了家長和孩子,劇中兩位老師也展現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數學鐘老師喜愛尖子生,認為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有上限。班主任張老師則采取溫和的教學方式,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
調查顯示,有八成網友支持張老師的教育理念。

教育內卷是家長、孩子、老師共同的戰場
家長有焦慮,孩子要升學,需求存在,市場就存在。
劇中鐘老師就為此在校外開了一個培訓班,他原本是公立小學的在職教師,開班了違反教育局規定,被田雨嵐舉報后遭學校開除。
超過半數的網友認為,雖然老師私自開班存在問題,但田雨嵐的做法也有些過激。

劇中的每一個矛盾點都可以折射出現今社會中的教育焦慮。網友們普遍認為,教育焦慮現象會導致年輕人恐婚恐育、教育成本不斷提高。
而由此產生的教育資源分化,可能導致愈發嚴重的階層固化,也就是說“雞娃”雞到最后也不一定成功。

近四成網友認為,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到高考,這其中的每個階段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很難。

近五成網友認為,想擺脫教育焦慮需要進一步平衡教育資源。也有超三成的網友認為教育焦慮是永恒的難題。
如果從自身出發,有超過20%的網友認為“放平心態”可以擺脫教育焦慮,家長輕松,孩子也可以自由成長。

但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放平心態”呢?
劇中的南儷擁有標準的中產家庭,沒有太多經濟壓力,思想也開明,希望孩子快樂成長。
但看到孩子不斷下滑的名次,她也無法平心靜氣,甚至孩子自己也在各種環境壓力中主動要求競爭,主動做“雞娃”。
《小舍得》所呈現的現象,所提出的問題,大概是我們會在一定時期都面臨的問題。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