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0日訊 近日,李滄區市場監管局在李滄文化廣場組織開展“學黨史 踐初心 市場監管為民生”真假商品辨別活動,執法人員結合近年來查辦的假冒偽劣口罩、白酒、手套、衛生紙、香皂、洗發水、衣服以及旅游鞋等案件,采用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真假商品對比的方式向群眾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這是李滄區市場監管局將黨史學習教育同工作實際相結合,大力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之一。

“口罩是剛才消費咨詢的比較多的商品,我們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口罩的時候要多注意生產批號、企業信息。”李滄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拿起手頭的真假兩種口罩,向觀海新聞記者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以查辦的口罩案件為例,外包裝標有“飄安PIAOAN”牌一次性醫用口罩的是真的,外包裝標有“飄安PIAOAN”牌一次性使用口罩的是假的;口罩上有“piaoan”鋼印的是真的,口罩上沒有“piaoan”鋼印的是假的;外包裝背面印有一次性醫用口罩使用說明的是真的,外包裝背面印有一次性口罩使用說明的是假的;一小包有10只口罩的是真的,一小包里有20只口罩的是假的;外包裝封口處有生產批號、失效年月等內容的是真的,外包裝封口處無生產批號、失效年月等內容的是假的。

隨后,工作人員還介紹了真假白酒的辨別方法。“除了我們常見的看封口外,還要看生產日期噴碼,你看這個電腦噴碼的生產日期是真酒,絲網刷碼的生產日期是假酒,電腦噴碼的生產日期用手擦不掉,絲網刷碼的的生產日期用手一擦就消失了。”現場群眾拿著真假酒瓶仔細查看對比。“平常買東西有的時候沒看這么仔細,剛才工作人員的講解也提醒我以后一定要仔細核對商品信息。”剛從超市購買商品的李女士說。
此次“學黨史 踐初心 市場監管為民生”真假商品辨別活動現場參與群眾達700余人,參加活動的群眾紛紛表示,通過打假典型案例以及真假商品比對的方式,直觀的了解到真假商品的區別,提高了真假商品的辨別能力,避免購買商品時上當受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春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