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4月21日10版


城陽香邑漫步小區用水高峰常停水
市水務管理局:已新鋪供水管道
4月13日下午,青島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明杰做客民生在線,與網民在線交流。本次網談共征集74條留言,其中45條留言獲當場回復,未答復的29條留言轉入線下二次回復平臺。網友留言涉及供水管理、河湖管理、農村水利和移民、海水淡化、水旱災害防御等方面。就網友關心的熱點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追訪。
●網友留言:2015年,嶗山區嶗山路改造時鋪設了供水管道,但石灣山莊小區管網沒有與市政管網連通,而是通過相鄰小區轉供水。一旦該小區停電,石灣山莊小區便會停水。
記者追訪:記者從市水務管理局獲悉,石灣山莊小區建成之初,建設單位未與供水企業簽訂供水服務合同,而是自行從臨近的頤和星苑小區接入自來水供居民使用。目前,相關配套市政管線已經到達項目紅線,具備接入條件。但由于小區地勢較高,需要開發建設單位增設二次供水加壓設備。供水企業前期已經主動對接開發建設單位,建議盡快辦理用水報裝,但開發建設單位至今未予辦理。下一步,青島市水務管理局將督促嶗山區供水主管部門及供水企業繼續與開發建設單位對接,盡快解決居民的用水問題。
●網友留言:嶗山區中聯依山伴城三期已經交房,但供水單位一直未向居民收水費,是什么原因?
記者追訪:2020年12月,依山伴城三期二次供水設備通過驗收,與嶗山區供水中心簽訂了移交協議。今年3月,嶗山區供水中心對小區一戶一表進行了查驗。目前,正在進行表數錄入及系統調試,近期將向用戶發送交費信息。
●網友留言:我是嶗山水庫的移民,以前每年都能拿到230元補貼。我大學畢業落戶回老家后,補貼沒有了。
記者追訪:《關于繼續實施嶗山水庫等5座水庫保護區群眾生活扶持補助的管理辦法》(嶗農發〔2020〕56號)第2條第3款規定,“每年補助人口以2011年12月31日前核定的戶數所屬人員為基數,對因婚嫁落戶、自然增長、死亡、軍人復員或退伍的人口,以當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核定增減。現役軍人(武警)提干和符合士官轉業安置條件的,以及其他因各種原因搬遷居住到保護區內的人員不予補助”。大學生畢業后落戶情況,不在此補貼范圍內。
●網友留言:城陽區香邑漫步小區水壓不足,用水高峰時經常停水。
記者追訪:記者從市水務管理局獲悉,香邑漫步二期開發商完成小區建設后,未辦理用水報裝手續,私自從一期小區供水管道接水,導致部分居民在高峰用水時水壓低。針對此情況,城陽區相關部門與夏莊街道已從書雨路供水管網新鋪設了一條直徑300毫米的供水管道至小區。近期,擬由該小區物業公司及原開發商提交相關供水設施、設備資料,委托相關部門對該小區供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修合格后將立即開通新鋪設的供水管道,并由城陽區供水部門接管該小區供水設施、設備,徹底解決水壓低問題。
●網友留言:城陽萬科桃花源小區可否實現網上繳納水費?
記者追訪:該小區住戶水表是原開發商自行安裝的卡式水表,該類型水表只能現場通過讀卡器讀取信息充值。城陽區現有卡式水表用戶8萬多戶,且水表品牌不一,繳費系統接入存在技術困難。下一步,城陽區供水部門將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逐步更換該類型水表。為方便卡式水表用戶繳費,城陽供水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增設充值點等方式,方便市民就近充值。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市農業農村局:正在平度試點探索延包辦法
4月14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由翠玉做客民生在線,與市民、網友互動交流。本次網談共征集到43條留言,均已獲當場回復。其中,集體土地、宅基地管理問題6條,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問題5條,農田建設和管理問題3條,農藥管理問題2條,農業保險、補貼問題2條,人居環境改善、農經人才管理、部門機構改革管理、動物屠宰等其他問題25條。就一些熱點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追訪。
●網友留言:第二輪土地承包快到期了,之后怎么辦?
記者追訪: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意見》,確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應堅持延包原則,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保持穩定,對群眾普遍要求調地的村莊,屆時可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進行調整。當前,平度市正在進行延包試點,探索延包的具體辦法。待省級出臺實施延包辦法后,各村可以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制定相應的土地延包或調整方案。
●網友留言:本人承包了50畝地種糧食,請問有相關補貼嗎?
記者追訪:目前,國家為保護農民種植糧食積極性、提升耕地地力、保障糧食安全實施了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山東省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以小麥種植面積為依據,補貼對象為全省種糧(即小麥)的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20年度的補貼標準為138元/畝,2021年度補貼標準暫未明確。小麥種植面積核定范圍包括全市范圍內種植小麥的耕地(含國營農場、原良種場種植的小麥)。以下四種情況要區別對待:一是占用基本農田植樹、林間種植小麥和林糧間作的,由各區市根據土地性質、植樹密度、林木生長時間及對小麥產量的影響,自主確定種植小麥是否納入核定范圍和納入核定范圍后折實比例。二是占用軍用土地和建設用地等種植小麥的,不納入核定范圍。三是在灘涂、(蓄)行洪區、河道等種植小麥的,不納入核定范圍。四是違規占用村集體公益用地種植小麥,因納入核定范圍顯失公平的,不納入核定范圍。符合條件的市民可以向所在的村委會提出申請,按規定程序上報。
●網友留言:市場上賣的番茄很硬,有的放幾周也不壞,請問這正常嗎?
記者追訪:番茄按用途可分為鮮食番茄品種和加工番茄品種。鮮食品種味美多汁,但易腐爛,不耐運輸。加工型番茄皮厚、果肉硬、汁少,耐長途運輸,貨架期長,受經銷商歡迎。另外,個別農戶為追求市場高價提前采收的番茄,在放置一段時間后會成熟變軟,也可放心食用。經市農業農村局檢測,多年來,青島全市地產農產品檢測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目前,到正規的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都可以買到放心、安全的農產品。
●網友留言:請問申請植保無人機農機購置補貼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記者追訪:植保無人駕駛航空器(植保無人飛機)農機購置補貼對象應為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 包括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植保作業組織、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組織等, 對個人購置的暫不予補貼。補貼對象應有經產品生產企業或專業機構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有相對健全的運營管理制度體系,包括出入庫登記、專人保管、植保作業流程、安全飛行管控、作業記錄統計等制度。在申報補貼前,已按照規定完成實名登記或國籍登記,已投保財產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已完成至少100畝的植保作業量等。
●網友留言:如何申請“三品一標”農產品中的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記者追訪:“三品一標”農產品是指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目前,市農業農村局在大力推動無公害農產品的認定工作。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條件和生產管理要求的規模生產主體,可以向所在地的區市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的認定。具體申報條件和程序,網友可以咨詢當地區市的農業農村局,也可咨詢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今年滸苔還會不會出現?
市海洋發展局:預計比往年少
4月15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焦明偉做客民生在線,與網民在線交流。本次網談共征集到61條留言,均已獲回復。其中,國家深海基因庫建設、海洋會展活動、海島海洋生態修復問題等話題,市民關注度高。就其中一些熱點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追訪。
●網友留言:海洋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市的發展情況如何?
記者追訪:我市加快推進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優質項目培育和集聚,已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創新藥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農用制品為主的產業體系,形成了以嶗山海洋生物特色產業園、青島高新區藍色生物醫藥科技園等以海洋生物為主導產業的特色園區。青島聚集了較為雄厚的海洋藥物研究資源,形成了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創新平臺和人才團隊,構建了全球首個海洋糖庫,榮獲我國海洋領域唯一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并正在引領開展中國“藍色藥庫”開發計劃,我國僅有的兩個海洋創新藥物全部原創于青島。海洋藥物研發已進入快速發展期,“藍色藥庫”正形成“聚集開發、梯次產出”的發展態勢,一批海洋藥物處于臨床前研究和臨床階段。目前,我市正在即墨區打造青島海洋生物醫藥及現代中醫藥產業貿易集聚區,建設我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聚集平臺,增強補齊全市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短板,以期迅速形成產業集聚優勢,擴大醫藥平臺效能。
●網友留言:我市在發展海洋牧場方面是如何做的?
記者追訪:長期以來,海洋牧場是我市漁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海洋牧場示范區23處,海域總面積達到12590公頃,投放礁體300多萬空方,其中16處獲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占全國總量的1/9,居全國領先水平。2020年,全市海洋牧場實現經濟效益約10億元,有效帶動漁民轉產轉業和產業轉型升級。下一步,我市將重點推進三個方面工作:一是推進海洋牧場建設與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發展;二是加強政策支持,有序推進青島市新漁業發展專項建設項目,充分利用中央漁業油價補貼地方“退坡”1.2億元資金,打造新型海洋牧場示范區;三是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海洋牧場深度融合,提升海洋牧場裝備化、信息化水平。
●網友留言:今年滸苔還會不會出現?
記者追訪:自然資源部今年在江蘇對滸苔加強了源頭治理,從監測情況看,目前尚未發現滸苔。經專家論證,今年滸苔還會出現,但預計會比往年要少。下一步,市海洋發展局將加強滸苔災害的監測預警,爭取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網友留言:膠州灣海星泛濫問題解決了嗎?
記者追訪:自3月份膠州灣海星問題發生以來,市海洋發展局根據實際情況和漁民訴求,經請示省農業農村廳,同意養殖戶在特定時間、特定區域使用大網目拖網、地籠網和人工潛水方式進行海星捕撈。截至4月14日,海星捕撈量近100萬斤。目前,經跟蹤監測,膠州灣海星數量大幅減少,海星捕撈作業取得絕對性成效,大部分養殖戶已陸續開展蛤苗投放、貝類上市等生產活動,養殖生產已基本恢復正常。
●網友留言:養殖戶若在養殖過程中使用禁用藥物,會如何處置?
記者追訪: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市海洋發展局將第一時間派出執法人員現場查封或扣押涉嫌養殖的水產品,并責令其第一時間追回已銷售的同批次水產品;同步展開立案調查,根據涉案水產品數量,對養殖單位(戶)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并監督其對不合格水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如達到刑事處罰標準,將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