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1日訊 不久前,青島科創母基金又添了兩只子基金——青島梅花盛開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落地嶗山、山東同創新興智聯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落地城陽,兩只基金總規模12億元。
這是青島科創母基金蓬勃發展的縮影。尤其是今年開年以來,青島科創母基金已陸續完成多只子基金落地交割,投資業務全面開展,多個優秀項目落地青島,深入推進了青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聚集和發展。
乘科創之風,科創母基金助力青島打造創投風投中心“風頭正盛”;引資本之水,科創母基金推動科技創新、新經濟發展“火力全開”。
落地子基金規模超50億元,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發展
觀海新聞記者自青島科技創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自去年2月備案以來,青島科創母基金已經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優秀創投機構來青洽談合作,吸引信息、人才、技術、資金不斷在青集聚。目前,科創母基金立項合作基金規模超過200億元,落地的合作子基金規模超過50億元。
此外,與成為資本、梧桐樹資本、中金上元、厚為資本、元禾原點、藍色經濟區等優秀創投合作的子基金也在加速設立中。隨著越來越多的基金落地青島,青島打造創投風投中心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聚焦硬科技、對標科創板,科創母基金圍繞工業互聯網、新基建、先進制造及生命科學這四大領域,以產業型、生態型投資策略,與具備深厚產業背景及科技成果孵化能力的機構、企業合作,推動打造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合一”的創新創業生態,為青島科創企業發展織起了一張綿密的“網”。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科創母基金與全國知名創投機構同創偉業合作成立了同創新興智聯基金,重點投向以企業服務、物流供應鏈、智能制造等為核心的新興產業。立足青島產業發展實際需求,這只子基金發揮創偉業在科技、產業互聯網等領域深度布局的市場聯動優勢,為青島搭建起工業互聯網產業與資本的橋梁,助力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在新基建領域,科創母基金與梅花創投合作成立了梅花盛開早期基金,重點投資于智能制造、5G等領域,促進行業原始創新,推動高端科技產業化項目發展。這只基金將借助梅花創投在全國的項目資源,引入更多其過往投資的優質企業落戶青島,推進青島新基建產業發展。
在先進制造領域,科創母基金與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及山東藍區基金合作成立了山東藍區半導體投資基金,將以國家電網的巨大芯片應用基礎和市場需求為基礎,在高端工業芯片領域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引進行業優秀芯片設計企業落地青島,并通過搭建全球研發平臺推動相關團隊在青島進行應用研發和產業化運營,助力打造高端工業芯片產業生態。
在生命科學領域,科創母基金與石藥集團及深圳仙瞳資本共同成立了石藥仙瞳新藥投資基金。該基金聚合了石藥集團的產業服務能力及仙瞳資本早期投資孵化能力,主要投資于原創新藥、前沿生物技術及精準診斷等生命科學領域的初創期項目,將發力補齊青島生命科學領域產業短板,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為支持原始創新,推動成果轉化,科創母基金還與高新創投及中以(青島)國際客廳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以高創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將融合以色列孵化創新成功經驗和科技創新資源,以創新理念為青島培育更多新產業和新技術,通過技術產業化,促進青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此外,科創母基金與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的合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將依托該中心集技術、人才、產業、資本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立足生物醫藥領域高精尖項目的產業化轉化服務,吸引更多醫藥健康產業領域的成果聚集青島。
與知名投資機構攜手,推動多個行業“領頭羊”項目落地
2021年是青島的“項目落地年”,也是青島科創母基金投資業務“全面開花”之年,目前,已落地的子基金已經在青島展開投資,為青島注入了發展新動能。
同創新興智聯基金已完成對青島靖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千萬元的投資。靖帆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感光材料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旗下多個產品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填補了行業空白,市場占有率位列前茅。基金的投資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提速,目前,靖帆科技已啟動上市輔導,將對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在直投領域,科創母基金已完成對松立集團“慧停車”的B輪領投,規模達數千萬元人民幣。松立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慧停車城市級靜態交通管理平臺”已經在全國約30個城市落地,是智慧停車行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公司創始人劉寒松告訴記者,下一步,松立集團將用好這筆投資,繼續致力于側向視頻識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靜態交通場景深度融合,賦能企業數字化停車轉型,為空間規劃和智慧城市提供數據支撐。
與國內知名投資機構攜手的方式不止成立子基金這一種。這些知名創投機構在全國“搜羅”、投資了海量優質的企業,對于青島來說,這就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庫,通過子基金合作,科創母基金引進了大量優質項目落地。
通過同創新興智聯子基金,科創母基金推動從事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研發和制造的高科技企業谷夫科技在城陽設立了研發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金額3億元;通過梅花早期基金,推動提供4S信息化解決方案的鴻果科技、致力于推動金融業務自動化進程的予信科技在青島落地;通過中金上元子基金,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李蘭娟聯合舉辦的樹蘭醫療集團已落地城陽,首期規劃300個床位,投資5億元,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通過梧桐樹資本,汽車流通服務領域準獨角獸企業賣好車、工業人工智能企業拓深科技正加速在嶗山區落地……
奮楫正當時,風正好揚帆。“瞄準”硬科技,青島科創母基金在實踐中不斷推敲、打磨出了一套 “青島邏輯”,以科技引領發展、助力產業升級為邏輯起點,以平臺思維、生態思維為演繹路徑,用“資本之水”澆灌出了青島科技創新的“欣欣向榮”。(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郝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