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回放 /
當你停在路邊的車被人刮花了,左看右看,四下無人。
你怎么辦?自認倒霉?報警查監控?
近日,浙江杭州少年宮文學社呂老師的車子,停在路邊的時候被刮了。
隨后發生的事情,讓她有點想不到……

“看到車被刮的時候,第一反應是特別生氣,心疼自己的車,想到肇事者跑了就更郁悶了。”
呂老師說,她一屁股坐進駕駛室,抬頭的時候,突然發現前玻璃的雨刷器上,夾著兩張紙條。
她疑惑地取下了紙條,看到上面寫的字——

“你好,浙A*****車主,我今天來打球時,不小心蹭到了你車左后方的漆,麻煩你聯系我,我給你相應的賠償。”
“實在不好意思請諒解,因為我還是一名學生,可能給不了很多錢,實在很對不起。”

呂老師表示:“看到紙條的時候很意外,看了上面的文字之后,更是感動。一個學生,小小年紀便有這份真誠和擔當。”
事情發生后,呂老師沒有第一時間聯系紙條上的學生,因為自己要趕著去錢塘區青少年宮給孩子們上課。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路上我一直在想這件事情。”
呂老師決定,臨時更改上課的課件,把這件突發的溫暖小事結合課堂,和孩子們一起探討探討。

孩子們一會兒假設自己是肇事者,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怎么辦?
一會兒又假設自己是車主,遇到這樣的事情心情如何變化?
他們還從這件事情中,明白了誠實守信、勇于擔當的道理……
等到孩子們把寫作片段作業交上來,呂老師一看,又差點要哭了。


孩子們寫完作業后,在末尾都寫了各式各樣安慰老師的話——





傍晚下課后,呂老師給車子蹭掉油漆的地方拍了照,發給了汽車維修店。修車師傅說大概需要1200元左右的維修費。
這時,她打了紙條上的電話,對方是一名大學生。
這名大學生的態度很誠懇,堅持說要賠償修車費。最后,呂老師說,那就收400元吧。
“這真是美好的一天。”呂老師忍不住感嘆。(來源 |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錢江晚報)
/ 小編快評 /
開車的人難免遇到刮刮蹭蹭的事,不管是別人的車刮了自己的車,還是自己的車蹭了別人的車,當事者心里都會有點堵,有點郁悶,特別是對方全責的時候。一想到繁瑣的保險呈報和修車過程,以及沒有車給生活帶來的麻煩,壞情緒就像是一滴墨滴到了一盆清水里,立刻彌漫開來。
此時,就是車主情緒的最低谷的時候,因為這個結果已經改變不了了,無論如何都要承擔接下來的后果。這個時候,如果肇事方能夠有個良好的態度,真誠認錯,勇于擔責,那么受損的一方也會緩解焦慮,寬容諒解。我們說如果當事雙方都在現場,出現這種情形很自然,但當受損車主不在現場時,就要考驗肇事方的人品了。那么這個良好的態度,就來源于一個人的高素質和高修養。
就在呂老師因車子被刮而郁悶不已時,一張飽含歉意、溫暖人心的小便箋讓她理解了對方,也掃除了她心里所有的陰霾。是啊,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對方又不是有意的,人家已經真誠道歉并表示承擔責任,自己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吧。盡管呂老師修車需要花費1200元,但她得知對方是個大學生,于是只同意賠付400元。呂老師少要的賠償,實際就是在獎勵那個大學生的優秀人品,如果他平時不是個真誠守信、勇于承擔責任的人,他很難做出此舉。這便是,真心換真心,尊重換尊重。
試想如果沒有這個小便箋,呂老師會怎么做?她也許會自認倒霉,但如果情緒被激怒,她也許會去調監控,找到肇事者,然后讓對方全額賠償。其實,很多時候,大家爭論的焦點都不是矛盾的本身,而是對方的一個態度。有了一個真誠的態度,大家便可以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甚至換位思考,為對方著想。在這里,我們要為這個大學生點贊,也要為呂老師點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犯錯就擔責、得理且饒人,那我們的世界也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慧)
你怎么評價呂老師和那個大學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更多內容請關注“觀海·傾訴”頻道。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