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2日訊 館陶路歷史文化街區位于青島市市北區西部,是青島市13條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從南向北,長約1000米的館陶路,橫濱正金銀行青島支行舊址、三菱商事會社青島支店舊址等11棟保存完好的德式、日式風格歷史建筑靜靜地矗立著,煥發出歷久彌新的魅力。
街區始建于1899年,占地面積約17.3萬平方米,地理位置上靠近膠海關、后海碼頭和大港火車站,交通便利,人員和商業往來頻繁,成為青島金融業最早發端的地方。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外國駐青機構涉足此地,世界各地的銀行也陸續來此設立分支機構。據記載,最多時館陶路曾云集8個國家的50多家洋行和證券交易機構,多為德國、日本、美國和英國等國大公司的分支機構。館陶路儼然成為當時青島的金融經濟中心,被稱作“青島的華爾街”,影響著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及沿海地區的出口轉口貿易。
百年金融老街翻開歷史發展的新篇章,構造新金融產業生態圈
進入新時代,百年金融老街翻開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2019年,市北區開啟建設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與青島新金融集聚區的新征程。新金融集聚區建設以重塑館陶路金融街為切入點,導入新金融,匯聚新金融復興動力,助推老城復興,構造激活青島中心城區西部地區的戰略支點。
位于館陶路1號的橫濱正金銀行青島支行舊址,始建于1919年,建筑面積1787.4平方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春光里·青島創投生態綜合體。2019年12月,春光里·青島創投生態綜合體項目簽約落地,2020年8月開園運營。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生態鏈VC機構,定位于城市產業升級與資本招商平臺,并在國內首創“政產學研金服創鏈招”創投生態鏈九位一體服務體系。春光里通過打造智能新經濟孵化平臺及吸引全國資本聚焦市北、培育青島本地企業的投資平臺的“雙平臺”模式,結合打造全要素聚集的創投生態及陸續牽引春光系企業落地市北形成投資生態的“雙生態”環境,以“雙平臺+雙生態”加速推進“青島創投生態綜合體—館陶路創投‘華爾街’”園區的落地運營,全面助力青島“雙招雙引”攻勢,形成產業集群、產業鏈招商工作。
位于館陶路3號的三菱商事會社青島支店舊址,建于1918年,建筑面積2236平方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洪泰山海會。洪泰山海會是洪泰基金旗下的資源整合與生態建設平臺,作為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試點項目之一,于2020年5月28日開園運營。作為第一家入駐館陶路新金融街的企業,洪泰山海會正在建設“募、投、管、退”全生態服務與運營體系和獨特的創投產業賽道,助力館陶路歷史街區打造完整的、立體化的創投服務生態閉環,為歷史老城區注入創投元素,引入更多國際化優質業態和各類人才,加碼青島創投生態。園區運營以來,洪泰山海會憑借專業的能力,篩選并持續推薦優質投資類機構、創業實體和第三方服務機構落戶青島市,為青島經濟金融發展帶來新活力。
南北呼應、共同聯動,館陶路將持續在建設基金運作、資本運營、供應鏈金融于一體的產業金融示范區上發力,打造新金融產業生態圈。
搶抓歷史新機遇,邁向發展新征程
2020年11月15日,東盟10國以及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5個國家正式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青島作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城市,RCEP的簽署為青島帶來搶先發展的歷史新機遇,尤其是為位于膠州灣東岸的市北區提供了在“十四五”時期推動格局重塑、實現進位趕超的絕佳機遇。市北區搶抓歷史機遇,于2020年12月19日正式公布了《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規劃建設方案》。RCEP試驗基地規劃總面積34.2平方公里,規劃結構為“一核、兩廊、五片區”。而“青島的華爾街”館陶路即位列“五片區”的歷史文化記憶示范片區的規劃之中,并提出規劃建設館陶路-寧波路RCEP金融街區。
在市北區加速推進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和青島新金融集聚區的建設道路上,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建設進一步賦能,館陶路-寧波路RCEP金融街區動力更足、沖勁更猛。“青島華爾街”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正大踏步邁進,往日風采正在重現,未來也更加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王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