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4月13日報道,日本政府13日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海中。這一決議引發當地漁民以及周邊鄰國的強烈不滿。綠色和平組織認為,日本政府和東電試圖將焦點放在較無危險性的氚,轉移大眾對其他過濾后殘留物質的視線。
報道指出,2011年3月,9級強震以及伴隨而來的海嘯使福島第一核電站嚴重受損,三個反應堆熔毀。為冷卻反應堆,必須持續用冷水降溫。使用后的冷卻水被抽出進行處理后,一部分回收繼續用于冷卻,剩余的污水被儲存在1000多個儲水槽中。在福島核災發生的10年后,當地儲存的過濾污水已經達到125萬噸,逼近儲存容量上限。福島核電站所隸屬的東京電力公司估計,儲水槽的137萬噸容量將在2022年達到極限。東電此前提出的處理方式是排入海中或蒸發入大氣,另外的方案則是添購更多儲存槽,或將污水排入地底深處。根據日本廣播協會報道,日本政府如今敲定,目標是在兩年后開始實施福島核污水排入海中。
報道稱,日本以及周邊國家的漁民擔憂,核污水會影響其生計。他們指責日本政府草率行事。批評者認為,政府應在福島核電站的廠區外設置更多儲水槽,直到找到更安全的解決辦法。
此外,反對者還指責日本當局低估冷卻水的輻射值,擔心海洋會因此遭受污染,進而重創當地農業和漁業產品的形象。
日本在將核污水排入海中前,會將放射性濃度稀釋。
但綠色和平組織認為,日本政府和東電試圖將焦點放在較無危險性的氚,轉移大眾對其他過濾后殘留物質的視線。
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高級核專家肖恩·伯尼對德國之聲表示:“日本政府在轉移媒體和本國民眾視線的工作上做得很好,使人民聚焦于含氚污水,并聲稱這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但核污水中含有許多已知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害的放射性物質,包括鍶-90。”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科學家比塞勒也認為,氚不是唯一的問題。他對德新社表示,儲水槽中還有其他放射性同位素,部分的半衰期更長,更容易殘留在海洋生物體內或成為海洋沉積物。比塞勒指出,同氚相比,這些物質會通過復雜的途徑,對人類和環境構成潛在威脅。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