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日訊 青島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日前印發《關于建立現役軍人困難家庭臨時援助機制的意見(試行)》(下稱《意見》),在全省率先建立現役軍人困難家庭臨時援助機制。
《意見》規定,現役軍人困難家庭臨時援助的對象為具有青島市常住戶口的現役軍人配偶、子女和由青島籍現役軍人合法贍養或撫養的直系親屬。當出現現役軍人家庭因家庭成員罹患重病,在各類救助后家庭支出費用明顯高于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不含唯一住房),導致臨時生活困難;現役軍人家庭因遭受突發性災害或突發事件,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或重大傷害,導致臨時生活困難;因軍人職業特殊性或重大任務需要等原因,導致現役軍人家庭臨時性困難的以及遭遇其他特殊情況導致臨時生活困難等四種情況時,優先由區(市)按照“普惠加優待”原則實施援助。確需市級層面幫扶的,由現役軍人家庭成員向所在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提出申請,經審核公示后發放幫扶金。
《意見》明確了生活援助、醫療援助和其他援助三種援助方式。把現役軍人困難家庭優待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對符合低保條件的,按程序納入城鄉低保,做到應保盡保,對因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造成生活臨時性困難的,進行一次性幫扶救助,當年內不超過1萬元;以大病(病種同青島市大病醫療保險保障疾病范圍)醫療援助為主的原則,對因重大疾病造成現役軍人家庭生活困難的,按程序納入醫療救助對象,對經其戶籍所在地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和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后,個人支付費用5000元以上的,按其個人持有的當年內正規醫療票據中個人應承擔部分的金額予以一定醫療救助,當年內不超過2萬元;對遭受突發臨時性困難的現役軍人家庭,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時,由社會工作者或志愿者有針對性開展應急援助、心理疏導、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當因突發緊急事件導致現役軍人家庭臨時性困難時,還可啟動臨時困難援助綠色通道,采取“簡化審批流程,先救助后完善手續”等方式,報備后及時給予援助。(青報全媒體記者 藺君妍)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