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8日訊 春意盎然,萬物復蘇,位于城陽區的兩處產業園內也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研發、檢驗、下線、生產……流程中的每一環都在有條不紊的開展,園區內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一枚枚小小的零件,一條條細密的電纜,排列組合起的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智慧結晶。
“2014年我們做的只是養殖的一款單品,2018年起我們做的產品更加豐富多樣,產值目前已經破億,2020年是我們二次創業的新起點……”
“2015年回來創業的時候市場并不大,但我們并沒有停止研發生產工作,2019年市場需求爆發后,我們準備好了!目前在國內納米壓印市場已占據95%以上的份額……”
淺嘗輒止的企業千篇一律,厚積薄發的企業萬里挑一。從不被市場接納到如今產值過億,獨占鰲頭的背后,是什么加持得以鑄就如此輝煌?短短幾年內如何破繭成蝶,在業內獨領風騷,實現幾十萬到幾千萬的訂單絡繹不絕?帶著種種疑問,觀海新聞記者來到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青島科創信達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島天仁微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企業負責人共同探索年輕企業如何實現訂單爆發式增長。

從室友到合作伙伴:養殖業新秀羽翼漸豐實現彎道超車
“在2014年我們開始創業的這個時間節點,國內養殖行業研發制造智能硬件的企業寥寥無幾,國外的企業和技術在這方面占據著主導地位。”在青島科創信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創信達”)總部,負責人王福寶介紹,公司經過6年的奮斗已經成為國際領先的環控器研發廠商,建設了國內領先的智能硬件電磁實驗室。
科創信達位于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是一家以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提供智慧養殖整體解決方案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目前鏈接智能終端已經超過了二十萬臺,自主研發的小科愛牧物聯網平臺已經累計服務上萬家養殖場。作為行業領頭雁,2021年伊始,科創信達已經成交了幾十萬到上千萬不等的大客戶訂單,包括海南江越種豬場養殖有限公司、東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等業內龍頭企業。
可以散是滿天星,也能聚是一團火!大學時期同為青島科技大學自動化專業的5個室友,2010年畢業后各自成長為不同領域的翹楚。千帆歷盡,矢志不渝。懷揣著共同的創業激情與夢想的5人重新出發,2014年正式創辦青島科創信達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從14年開始做,到17年開始逐步推出物聯網產品服務,用戶起初對這個產品比較抵觸,養殖行業的用戶平均年齡較大,不習慣通過操作手機、電腦的方式進行養殖。”據王福寶介紹,企業最初的發展并不順暢,市場習慣尚待養成。
為了更好地宣傳推廣,科創信達選擇直接面向養殖戶,不計成本地交流、服務,指導應用實踐;組織開展論壇,線上線下同步向養殖企業做功能推廣和講解。其中,最關鍵的當屬技術的沉淀成熟。經過技術的持續研發升級,智能化養殖在用戶的實際操作中變得更簡單、更形象、更直觀。隨著技術的完善以及推廣工作的深入發展,18年起養殖戶的思維開始轉變,到了2020年,智能養殖基本上成為行業標配,而智能化養殖也使養殖行業走向年輕化,形成良性循環。
“養殖的核心就是效率,對企業來說就是他們的成本。我們做的就是通過降低人工、降低料肉比、降低養殖風險,提升企業產出和收益。”王福寶說,通過平臺賦能、現場智能硬件終端等,后臺將采集到的生產數據、環境數據、養殖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幫助養殖人做出科學、合理的養殖決策,助力打造養殖圈的小米生態,有效解決了傳統養殖業自動化程度較低、效率低下等痛點。
服務與質量助力了科創信達去開拓新的市場、贏得較大的客戶群體,而營商環境的優異更是為科創信達拓展事業版圖積勢蓄能。“城陽區為我們打造的營商環境也讓我們如虎添翼,無論是在解決廠房改造、辦公場地升級、市場拓展等問題方面,還是在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減免、稅費退還等方面,政府給我們提供了諸多便利。”王福寶表示,作為技術研發類企業,研發到一定瓶頸之后,公司面臨著由前期的應用型研發轉向后期基礎學科研發的挑戰,人才成為了破解難題的關鍵,“除了企業自身為人才提供的發展平臺外,城陽區推出的共有產權等人才引進政策的執行力度之大,也為我們招賢納士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切實增強了我們在招聘過程中的競爭力。”
“堅持,最終把冷板凳坐熱”:天仁微納的升級之路
年僅六歲的青島天仁微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現已成為納米壓印領域市場占有額超過95%的頭部企業,建立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與專利壁壘,設備銷售遍布國內知名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
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不少企業訂單量大幅度銳減,而位于城陽區青島未來科技產業園的這家企業,卻大額訂單不斷。這家年輕企業有何靈丹妙藥?公司創始人冀然博士道出了原委:敏銳捕捉商機,搶占市場空白;專注技術研發,提升自身實力,是時運+努力,共同成就了這家企業。
在德國一家半導體公司工作多年的冀然博士,于2015年回國正式踏上創業路,創辦天仁微納之初的幾年,冀然一度陷入事業低谷,彼時的納米壓印技術主要應用于科研領域,工業領域應用較少,市場有限,僅有的市場也大多被國外企業瓜分,研發投入大、產出小,難以為繼。然而年幼的天仁微納卻像一名不驕不躁、潛心修煉的劍客,從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管理等全價值鏈出發,專注研發,深耕技術。
多年磨劍終成鋒,一朝破竹勢如虹。2019年下半年,納米壓印在工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市場開始爆發,沉淀多年的天仁微納終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東風,不僅拿下了大筆訂單,打入行業供應鏈,更通過不斷改進產品技術、工藝,換來了行業龍頭的好口碑。迎風起飛的天仁微納迅速成長,技術層面達到了國內行業領先水平,甚至比肩國際市場上的同業企業。
乘著行業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城陽區也在助力天仁微納揚帆啟航。2020年上半年,公司規模亟待擴建,這時政府伸出了援手。短短三個月,企業就從青島國際博士后創新創業園遷至青島未來科技產業園,迎來了4000平米的新廠房。“如果沒有政府的幫助,我們的生產環境很難讓前來考察的客戶安心,可能訂單也拿不到”冀然博士說道。
從只能以價格取勝到可以靠技術稱雄,從只能撿國外企業的漏到市場占有率超過95%,從一家新興企業到獲得數千萬A輪融資的頭部企業,“堅持,最終把冷板凳坐熱”是創始人冀然博士對天仁微納成長史的概括。
如今,納米壓印領域市場前景廣闊,很多資本和企業紛紛下水,想要在這個大浪淘沙的江湖取得一席之地,但天仁微納并不擔心,六年的潛心修煉早已讓它內功卓越,未來,他們準備繼續進軍國際市場,振興中國品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劉藝璇 徐婷)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