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4月29日3版
Handle全球根節點(青島)正式啟用 數字工博線上平臺同時上線
青島: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根深葉茂”

2021數字工業高層論壇現場。
在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奮進路上,青島又添利器。
4月28日上午,2021數字工業高層論壇在青島膠州開幕,來自全國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和企業家分享戰略研究、實踐經驗和應用案例,旨在更加有力地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以及促進區域內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論壇上,Handle全球根節點(青島)正式啟用。這是Handle體系在中國規劃設立的3個全球根節點之一,將與已經建立的Handle全球根節點(北京)共同為全球企業提供服務。
網絡、平臺、安全是構成工業互聯網的三大功能體系。網絡體系是基礎,而標識解析體系則是基礎的基礎,類似互聯網領域的域名解析系統(DNS)。標識解析體系的建立,能讓海量工業數據在不同技術、不同平臺之間真正實現互通。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重要舉措。
同時,數字工博線上平臺也正式上線。它是面向制造業實現在線交易、交付和金融服務的綜合性數字工業品“淘寶”平臺,有助于實現數字工業領域內外“雙循環”。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工業正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成為各城市比拼的“新賽道”。
數字工業“兩大利器”落地青島,為青島搶占新賽道提供了有力抓手。這意味著,青島工業互聯網基礎服務能力進一步拓展,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Handle系統
數據在互聯網上需要解決的三要素:有什么、在哪里、怎么用。Handle系統與上述三要素一一對應,分別是數字對象(DO)+元數據、標識解析機制、資源池。Handle系統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支持數據安全管理、全球統一標準的分布式數據安全治理服務。能夠為網絡中的數字對象提供永久標識(Handle碼)及解析服務,并采用內嵌安全機制提供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
Handle標識解析系統主要由標識編碼和解析系統組成。標識編碼相當于“身份證”,根據標識編碼,解析系統可對工業設備、物料、零部件、產品等進行唯一性定位和信息查詢,進而實現全網資源的靈活區分和信息管理。
Handle特性有四大優點,分別是數據互聯互通、數據確權、數據管理及數據保護。以數據互聯互通為例,Handle系統的數據可標識,可全網訪問,同時,數據定義可識別,異構系統間可進行數據互聯互通,該系統解決了數據不能共享交換的弱點。
青島工業互聯網插上“雙翼”
Handle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如雷貫耳”。因為Handle是當前國際主流標識解析體系之一,而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
通俗講,Handle系統就好比一位“翻譯”,能將不同系統、不同標準的“方言”轉化為“普通話”一樣的“通用語言”。簡單來說,一家工廠分別訂購了A、B兩家上游企業的機床用于生產,兩種機床上的傳感設備采用了不同的數據標準,但如果三家企業應用了統一的標識解析體系,工廠便能夠通過一套系統對兩種機床的運行信息進行分析,基于訂單情況、機器故障情況等進行聯合排產,找到生產最優解。
Handle全球根節點(青島)是Handle體系在中國規劃設立的3個全球根節點之一,它與已經建立的Handle全球根節點(北京)共同為企業提供國際Handle標識解析服務,包括國際化標識注冊、解析、數據管理和運行監測等服務,支撐國際、國內的多種形式數據共享交換,打造國際化數據共享交換服務體系。這意味著,青島工業互聯網擁有了“核心武器”,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基礎服務能力進一步拓展,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另外,數字工博線上平臺也同步上線。它是結合工業獨有特點,應用數字技術,面向制造業實現在線交易、交付和金融服務的綜合性數字工業品“淘寶”平臺。通過數字工博線上平臺,可以實現供應鏈的數字化升級,零部件供應商通過數字工品建模,將物理產品轉換為數字全息模型,讓集成商、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身臨其境地感受、了解產品的各方面特性,體驗在線選型、裝配。同時可以降低供應商獲取客戶的成本,更加便捷地開展產品營銷和推廣。目前,數字工博線上平臺已初步形成“數字化產品+供應鏈協同”的賦能體系,它的上線體現了青島全面建設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的決心與信心。
集各方之智激發創新活力
此次論壇匯聚“兩院”院士和來自行業主管部門的官員、專業機構的專家,為青島工業互聯網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優勢,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他們從發展趨勢、應用場景和企業轉型等多維度發表主題演講,共同研討數字工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探索數字技術賦能工業的路徑和方案,以期形成可供全國借鑒推廣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舉措。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安全問題是制約企業主動擁抱工業互聯網的一個比較大的障礙。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方濱興提出,要從風險視角看工業控制安全,既要應對工業互聯網引發的工業控制系統自身被滲透攻擊,也要應對因工業控制系統被惡意控制而衍生的對用戶正常使用帶來的產品安全風險,以及工業互聯網的資源被惡意濫用而帶來的安全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認為,在工業互聯網中,網絡是基礎,在工業互聯時代既有有線的網絡,也有無線的網絡,怎么構架一個高可靠、低時延、大帶寬的新型網絡基礎設施,這是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一個問題,現有的網絡亟待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在實踐中形成標準架構。
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也從行業專業機構的角度提出,“后疫情時代”工業互聯網蘊藏著眾多的結構性機會,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先發的青島準備這么干
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
在青島發展歷程中,工業始終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家用電器、汽車制造、紡織服裝、軌道交通等多個工業門類形成了比較好的產業基礎和競爭優勢,孕育了海爾、海信、青島啤酒、中車四方等一批國際著名企業和品牌。去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24萬億元。
“近年來,我們緊緊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大力推行‘工賦青島’行動計劃,加快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青島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
43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1300個“工業賦能”場景,全市生產設備數字化率超過50%……一組數據勾勒出青島工業互聯網發展成績。
在具體實踐中,青島注重平臺帶動,海爾卡奧斯平臺連續兩年位居全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首位,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青島啤酒廠入選全球工業互聯網“燈塔工廠”,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等領域的43個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加快推廣應用。
同時,注重場景拓展。應用場景豐富是青島發展工業互聯網最大的優勢之一。截至目前,青島已經發布了1300個“工業賦能”場景,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
此外,注重開展數字化改造。目前,青島全市生產設備數字化率超過50%,智能家電和軌道交通裝備兩個產業集群入選了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數字技術為青島工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未來,青島也為工業互聯網錨定新藍圖,繪出路線圖。新藍圖是要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推進城市全方位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此次論壇上,青島向與會嘉賓展示了路線圖:
——聚力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支持海爾卡奧斯建設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著力打造智能家居、智慧港口等15個特定行業平臺,加快對10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為國家建設多層聯動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做出積極探索。
——聚力提升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規模,著力集聚一批頭部企業、落地一批產業項目,支持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培育更多的數字產業隱形冠軍。
——聚力營造優越的產業發展生態。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精準制定數字經濟人才政策,發揮好200億元的工業互聯網基金作用,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支持、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參與膠東經濟圈乃至全省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發展。
這是路線圖,也是“機遇清單”。已經取得領先優勢的青島,正在贏得越來越多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合伙人,攜手前行,“數”說未來。(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通訊員 李穎慧 周宣辰)
李毅中作主旨演講:
工業是數字化的主戰場

李毅中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在4月28日舉行的2021數字工業高層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作了題為《發展數字工業要因業施策、分層實施》的主旨演講。李毅中指出,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我們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
“要深入持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李毅中說,這句話前半句是手段,它的含義就是把數字技術物化為實體,比如說通訊網絡、數據中心、計算中心、工業互聯網以及各種智能終端的智造,概括起來就是電子信息產業;后半句是目的,就是用上面形成的實體工具,錨定各個領域的垂直行業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提高它的效率和效能。在他看來,數字化雖然首先在服務消費領域取得了成功,但是,工業才是數字化的主戰場。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也就是說我們工業還要走一段很長的路,現在我們處在工業化的后期。
工業的門類多、體量大、技術含量高,要實現工業的數字化轉型,比消費服務領域搞數字化難度更大一點。企業是產業數字化的主體,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要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所謂賦能,就是兩個技術——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兩個IT深度融合發生巨變。賦能不存在賦方和被賦方的主賓關系,而是兩種技術的融合迸發出新的能量。可以說,跨界融合促進了企業的自我變革,所以企業是主體。
李毅中提到,發展數字經濟,發展數字工業,要分行業,從企業抓起。從制造業行業來說,分為離散式和流程式兩大類,所謂離散式比如機械制造、裝備制造,流程式比如冶金、化工、建材等等,大概分為這兩類。因此要因業施策,為什么呢?它們在生產原理、制造方式、物流輸送、過程控制、生產組織、施工布局上都很不相同。因此,不能用同一個方法來推進那么多行業的數字化,必須因業施策。
從企業來說,要分層實施。比如一個企業大概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經營管理層面,一個是生產作業層面,這樣數字化的任務、功能和具體的運作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要從基層抓起,總結出實用的路徑方法,然后進行推廣。
以企業經營管理層面的數字化、智能化為例,李毅中認為,應該從五個方面下功夫:要建立科學合理、順應大局的戰略決策體系,要完善協同智能的生產運營指揮系統,要建立高效互聯的市場服務網絡平臺,用數字化、智能化提升研發設計的效率水平,加強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錫復春)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