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日訊 今天上午,青島舉行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專題會議,研究推進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有關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膠州市政府、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等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在貿易領域,青島市將充分發揮自貿區、上合示范區和綜合保稅區等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加快貿易新主體引進,繼續推動保稅混礦和保稅油品混兌調和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擴大橡膠、棉花、鐵礦石、油品等大宗資源性商品進口,努力實現穩外貿;在航運領域,我市將強化“前港后站、一體運作”海鐵聯運新模式,助力全年集裝箱海鐵聯運量突破150萬標箱,重點引進航運金融、航運經紀、海事仲裁、航運交易等現代航運服務業;在金融領域,青島市將加快創投風投機構引進,促進資源項目常態化交流,打造青島創投朋友圈,并引導境內外資本參與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服務更多航運、貿易類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在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青島市將重點圍繞航運、貿易、金融、郵輪四大產業打造創新燈塔,聚焦相關產業、企業和創新創業人才、業態,推動圍繞主導產業的市場化、專業化招商;在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青島市將建立專班工作機制,加強靠前服務,督促重點項目建設單位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做到工作即時辦理、即時辦結。
據了解,今年以來,按照青島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2.0作戰方案,青島市著力推動航運、貿易、金融多業態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動,打造“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圍繞“提升貿易集聚能力”硬仗,青島市出臺政策狠抓落實,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加快引進培育國際貿易新主體,鞏固、提升和拓展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推動貿易新業態發展,擴大大宗商品貿易影響力,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交流,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建設上合示范區現代貿易中心。1-7月,全市外貿進出口增長2.7%,分別高于全國、全省4.4和4個百分點,新增外貿主體701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增長341%,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正式落地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
圍繞“提升港航輻射能力”硬仗,青島市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國際運營水平,提升港口中轉能力,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推進智能港航建設,提升空港運輸水平,加快港航物流產業發展,加強自貿區港航服務保障能力。1-7月,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49億噸,同比增長5.5%,新增航線19條,總數達到197條,并突破了在青島僅設立一家船舶交易機構的規劃布局。
圍繞“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硬仗,青島市集聚服務航運貿易的金融機構,加快建設創投風投中心,加強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區和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加大對航運貿易企業融資支持,提升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能力,推動供應鏈金融發展,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去年以來通過創投風投機構引進高端新興產業項目近100個,到7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20456.5億元,同比增長15.2%。(青報全媒體記者 衣濤)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