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30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李滄公安分局獲悉,雷霆行動嚴打斗爭再添新戰果。今年4月4日以來,李村轄區連發數起夜間砸車玻璃盜竊車內財物的案件。因李村轄區久不發此類案件,連續在多個位置發案,立刻引起了李滄警方的高度關注?!熬咀〔环?,露頭就打,堅決打擊,絕不手軟”。主要領導的要求,就是戰斗的號角。李村派出所會同刑警大隊組成專案小組,由素有“四大名捕”贊譽的刑警七中隊隊長王雷牽頭,就此案展開調查。

4月5日,民警根據案發現場的情況首先來到李村西山青峰路,在調取案發現場和周邊視頻監控后,民警竟然沒有任何收獲。如此不同尋常的情況并不多見,民警決定從這些海量的視頻中一分一秒的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幾天過去了,雖然疲憊雙眼有些紅血絲,但依然瞪大眼睛盯著屏幕的民警曹仁寶終于有了收獲。原來,民警在一視頻監控中發現,在青峰路案發的凌晨2時許,曾有一個身穿大衣,頭帶帽子眼鏡,捂著口罩,渾身上下都捂得嚴嚴實實的男子鬼鬼祟祟地出現在案發現場的視頻中。由于天黑夜深,雖然不能辨認該男子就是涉案的中年男子,但在深更半夜不在家睡覺,還在案發地溜達,非賊即盜,此人有重大作作案嫌疑。但此人貌似規避了所有的探頭,因探頭中并沒有顯示他有砸車玻璃盜竊車內財物的行為。民警決定繼續追查其動向,結果發現該男子在君峰路小西湖附近搭乘一輛出租車往南在嶗山區張村河中韓東段附近下車后不知去向。至此案件好像走進了死胡同,陷入僵局。
4月11日,冷靜下來后的隊長王雷鼓勵參戰民警不要氣餒,拓展思路,擴大范圍,把案件從頭到尾做進一步梳理。梳理后發現,在2019年春夏之交,在李村轄區內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案件,且嫌疑人作案的時間,作案時的裝扮體態,都與眼下發生的砸車玻璃盜竊車內財物的案件極其類似,難道是同一人所為?民警并案偵查后發現,在嶗山區同一時間也曾發過數起同類案件。經與嶗山警方聯系,竟然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確定了作案嫌疑人身份為招遠人李某。原來,兩年前正當李滄,嶗山警方都在偵破此案時,李某竟然人間蒸發了!
4月12日,也已獲悉嫌疑人身份的辦案民警,猶如加滿油的馬達,偵查熱情瞬間高漲起來。既然,李某搭車在嶗山張村河底失去去向,那么就從他的來路查。一番工作,連續幾天,又是海量視頻調閱后,矛頭依然指向嶗山中韓街道某待拆遷區域。

4月22日,一張抓捕大網灑向李某藏匿的中韓某處。民警眼前的區域一片說是平房卻也有兩層樓的瓦房,胡同四通八達,房連房,人員稠密,商鋪林立,很是嘈雜。這樣的一個區域南到張村河,背靠株洲路,東西多個村莊連成片,要想在這里找出李某的藏身地,無疑大海撈針。再大的苦難也難不倒素有“四大名捕”之稱的王雷隊長,他把參戰隊員分成多批次,兩人一組,帶著案情上崗。“細梳子壁虱子”不到三天功夫,終于發現了李某的藏身地。
4月26日,辦案民警一聲“老張在家嗎?”“我們這里沒有老張”嫌疑人李某戲劇般的應聲開門。民警迅疾抓其手腕,控其臂膀,“你是李某吧?”“我是李某?!薄拔覀兪抢顪婢?,知道為何找你吧?”“我知道?!睕]費工夫,到案后的李某哀嘆道,自己心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了。民警現場突審,李某對自己利用夜暗使用作案工具破車窗盜竊車內財物的違法犯罪行為供認不諱,現場還繳獲李某未及銷贓的財物一宗。
在李村派出所,現年48歲的李某,高中畢業,山東招遠人。不到1米60的個子,前禿的額頭,頭發稀少,身穿休閑西裝,戴著寬邊眼鏡,身體纖瘦,就是這樣看似“文質彬彬”“弱不禁風”的一個人,竟然是個夜間大盜。曾犯有三次盜竊前科的李某自2006年來到青島開始,平日里就在株洲路勞務市場找點栽花種草的輕活干。“我身體瘦弱,沒有技術,也干不了重體力活,就找點栽花種草的事情做,晚上就出去溜達作案。”李某供述道。當被問到為什么2019年多次作案后,突然不知去向時,李某供述道,其因從腳手架上掉下來,摔傷了腿和腳,直到今年初才好利索。身體好利索,李某的賊癮泛濫,再次栽入法網。
目前,警方根據李某供述破案30余起,案值20余萬元。李某已被李滄警方刑事拘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王洪亮 文/圖)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