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30日訊 勞動節前夕,島城各校圍繞勞動主題開展的活動密集進行。揉饅頭、切果盤、做木板年畫……勞動的場面充滿孩子的歡聲笑語。
基隆路小學協辦了青島市“奇點論壇”暨市南區中小學勞動教育現場會。在基隆路小學,記者看到,帶領孩子們勞動的除了學校教師,還有許多家長?!皠趧咏逃仨氁劳屑倚9灿?,利用家長資源。”基隆路小學校長邱琳表示。勞動課程已經成為家校共育的載體,密切串起了學校、家庭和社區。 家長資源給勞動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在基隆路小學一年級二班,青島市勞模、青島大學的王培林教授給學生們講述自己對“勞動最光榮”的理解。學校開設勞動課時,基隆路小學做過統計,學生家長中,區級以上勞動模范有22人,由他們承擔的“勞模進校園”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從身邊模范入手了解勞動的意義。
花樣饅頭課的老師是學生的奶奶,一位學生的爸爸帶著刨子、銼等部件來教孩子們做木板年畫,給孩子講解急救知識、傳授求生技巧的是學生的媽媽……文登路小學也利用“文登好爸媽”團隊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體驗課程,帶孩子進行社區志愿勞動。
朝城路小學用全員育人導師制架起家庭、學校、社會的勞動橋梁。
家長的支持給勞動教育施展的空間。外延到家庭的勞動課促使家長和孩子一起勞動,改變家長“不舍得、不放心、不放手”的態度?;÷沸W學生人手一本活動手冊,扉頁上是這學年需要掌握的勞動技能,內頁是各種過程性評價記錄。開放性的勞動課讓家長參與其中。在家長的幫助下,二十四中的勞動課圍繞著環保酵素主題展開。學生收集午餐時的果蔬皮制作酵素,做好之后分發給同學。放學時拎一瓶酵素回家,用于洗碗、清潔,創新的酵素勞動項目點燃了學生的勞動積極性。
青島市綜合實踐教育集團總校長聶麥花介紹,多所學校將五月定為“勞動月”,集中開展勞動教育項目。目前,勞動課按照每周一節的頻率進行,部分試點學校還將課程和社區志愿活動、海洋教育等結合進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