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五一檔堪稱史上最擁擠的檔期之一,《你的婚禮》《懸崖之上》《秘密訪客》《陽光劫匪》等十余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新片將扎堆上映。
不過對于70歲的張藝謀來說,五一檔這個“懸崖”上擠滿了票房焦慮癥患者,他不在其中,他處在一個安全的例外之地。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他已經與華語片三十多年來的全年齡段導演對戰過,不需要用數據證明自己。這也是一件幸事:我們終于擁有了一個類似馬丁·斯科塞斯式的導演,他可以放松地嘗試各種類型,把成熟度最高的藝術感滲入作品中,與觀眾裸裎相對,平心靜氣。

老導演比年輕珍貴
年輕導演太多了,會賺錢的導演太多了,老導演才顯得珍貴。從好萊塢到中國市場,最賺錢的電影總是被那些充滿科技感、想象力和笑聲的年輕人拍出來,而78歲的斯科塞斯只能拍《愛爾蘭人》這樣票房中不溜的作品,讓電影市場變得充實、有分量。張藝謀也70歲了,他近十年來的作品完全沒了《英雄》時期的煙火氣,進入了“一部一創新”的成熟期:2011年的《金陵十三釵》、2014年的 《歸來》、2016年的《長城》、2018年的 《影》,2020年的 《一秒鐘》,2021年的《懸崖之上》。他正在拍攝的是一部狙擊題材《狙擊手》。老導演的優勢在于能找到不那么心急的投資方、賺不那么刺激的錢,畢竟40億以上的票房,都由年輕導演的作品壟斷。對照陳凱歌、馮小剛等行內老導演,張藝謀的創作欲望和執行能力讓人嘆服。
《懸崖之上》以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偽滿為背景,講述四位地下黨特工突破偽滿特務圍困、解救逃出日寇實驗室的幸存者的故事。該片是張藝謀首次嘗試諜戰片,但諜戰這個類型從前蘇聯電影到好萊塢電影都誕生過不少經典,張藝謀應該不陌生,他的創新在于把故事賦予“造型感”:冰天雪地的偽滿洲國,大雪永不停歇,沒有誰比誰動手更快,飆車也幾乎不可能,大家出槍都慢,那就只能比心計了,畢竟敵我難辨。以往的諜戰故事爽點在于敵明我暗,可以設計各種陷阱和巧計。張藝謀跳出了這個圈子:四個地下黨特工,張譯、劉浩存識破了陷阱,朱亞文、秦海璐落入了陷阱,地下黨潛伏者、偽滿特務圍繞“放餌”、“苦肉計”、“找叛徒”等任務不斷交鋒,觀眾在視角變換過程里體驗了成熟的觀影樂趣:體驗身份的剝奪與獲得,體驗角色的時代氛圍和局限性。張藝謀通過黑夜、白雪、藍衣三色的極致運用,讓我們在銀幕之外感受銀幕里的肅殺和蒼涼,張譯演繹的“電刑”片段固然血腥殘酷,對于普通人來說,找不到自我身份、找不到歸屬感的偽滿哈爾濱才是真正的絕望之地。
洞見人性,微妙之味
人們看《愛爾蘭人》,看見的不只是一堆黑幫打打殺殺,還看見了從科波拉到斯科塞斯的黑幫電影趣味,看到了《教父》里的西西里人與“愛爾蘭黑幫”的精神脈絡。老導演的火候,在于幽微之處的傳達。 《懸崖之上》里各種劇情沖突,三道選擇題用足了功夫。
第一道題:老張、小蘭面對偽滿巡警查票,老張臨危不亂,略施小計騙走了兩張真火車票,本想帶小蘭一起走,但年輕的小蘭已經按捺不住跳窗逃走了,這時候是救小蘭還是自己逃走?第二題:楚天逃入哈爾濱窮街陋巷里,正面撞見了一群偽滿特務,領頭的正是地下黨臥底周乙,周乙會開槍嗎?楚天會開槍嗎?兩個革命同志誰先對誰開槍?第三題也是最微妙的一道題,《懸崖之上》開場,四個地下黨空降雪原密林,四個人其實是兩對情侶,本應該情侶結伴組隊,然而隊長老張卻要求拆散情侶,交叉組隊:這樣組隊,到底是為了防止叛變、防止被捕后雙雙叛變,還是擔心分散風險、留一個機會尋找失散的兒女,甚至是他對其他同志一個都不信任,把最不信任的一個留在身邊?這些可能性都要觀眾想一想,而且在觀影過程里不斷回想起來,隊長老張一瞬間的判斷是否在后續情節里得到驗證。
張藝謀對人性的洞察,在小細節里屢屢閃光。多年后影迷還記得,《活著》里富貴聽見槍斃龍二的槍聲時打的尿顫。 《懸崖之上》里的細節也充滿匠心。尤其火車里的密閉空間戲份,四位革命者面對面,一隊落入虎口渾然不覺,二隊成員被巡警盯上搜身,涂寫密碼卻被叛徒篡改,想救女友又必須得暴露身份,這種沖突感與喜感交織,張馳之間也得以窺見張藝謀對年輕人口味的把握,他的求變求新也讓影片節奏松緊有度。
都是實力派,都要克制
《懸崖之上》選角主打實力派,張譯、于和偉、倪大紅、秦海璐、朱亞文、余皚磊、李乃文代表了中生代的演技上限。可以看出來,張藝謀極力壓制著演員的突破性發揮,張譯擅長設計各種標志性動作,倪大紅的表演屢有穿刺味道的迸發,這些技巧都在影片里克制住了。僅有的發揮當屬于和偉和秦海璐,于和偉單手滅火成為抖音上的爆火花絮,這是炫技,也是角色身份屬性的體現:地下黨員頻頻燒毀機密文件,一手持槍一手滅火,長年日久練就了這一絕活。秦海璐演繹一段得知愛侶之死后無聲痛哭的戲份,尺度、節奏都非常到位,在虎穴里表達無法克制的悲痛之情,比號啕大哭更有感染力。讓實力派克制自己的高光時刻,也是大導演的能力,跟王家衛合作過的演員大多抱怨自己最精彩的表演被舍棄了——為了全片的均衡,這種舍棄也是導演的職責。
《懸崖之上》后半截稍顯倉促,我甚至沒怎么看清楚那位逃出日寇魔爪幸存者的長相,在緊張漫長的纏斗之后,劇情節奏猛然加快。結尾處張藝謀忍不住也來了一次致敬:看過《教父》的影迷自然能看出來于和偉的結尾表演出自哪里。說來有趣,姜文《一步之遙》和張藝謀《懸崖之上》都玩了一把致敬,這種童心偶現,也是電影趣味里值得玩味的一種。(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