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6日訊 “工業互聯網培訓項目用上了電子培訓券,數字化、智能化的培訓模式讓職工技能培訓更便捷,極大提高了職工受訓的積極性,參訓職工技能水平提升明顯。”剛剛完成企業員工培訓的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培訓經理李霖如說道。
據悉,為推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實施,加速職業培訓工作的信息化、便捷化,自去年起,人社部依托電子社保卡,為符合條件的勞動者發放的具有認證、結算、管理等功能的電子券,并在全國11個省(區、市)的38個地市正式啟動了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
作為全國首批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城市,青島立足本市實際,對接重點產業發展,首先將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載入工業互聯網培訓項目,依托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大學等18所院校,以及海爾卡奧斯、青島酷特智能等10家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實訓基地,開展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物聯網、網絡信息安全等多個工業互聯網專題培訓,通過電子培訓券的發放、領用、驗證、審核等流程,實現職業培訓全過程的一體化服務與監管。目前,累計已有126家工業互聯網企業組織職工使用電子培訓券參加培訓,有效引導重點領域技能培訓,實現技能培訓乘“云”而上。
為確保電子培訓券與現有職業培訓實名系統有效對接,青島市運用“互聯網+”,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信息化系統建設,開通了青島人社、青島政務青e辦、銀聯云閃付、支付寶、微信、合作銀行APP等19個電子社保卡渠道電子培訓券服務。在此基礎上,在工業互聯網培訓中加載電子培訓券,并面向工業互聯網企業定向發放,企業組織職工通過領取、使用電子培訓券參加專項培訓,有效改變了傳統參訓模式,使培訓更加便利、精準。
“通過加載電子培訓券,培訓機構可根據需求設定培訓課程,定向培養工業互聯網人才,打造了智能化培訓新模式,推動培訓更加規范、更加精準、更加高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電子培訓券發放、培訓報名開班、培訓券打卡簽到、培訓補貼申請等全流程貫通,實現培訓全流程數字化,監管過程可溯源,也讓培訓監管更加全面、更加及時。“下一步,我們還將著眼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和重點行業領域技能人才培訓,積極探索電子培訓券信用貸支付模式,推動電子培訓券大規模應用,助力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開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