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記者提問:有媒體報道,歐盟對外行動署虛假信息應對部門發布報告稱,俄羅斯、中國遵循零和游戲邏輯開展“疫苗外交”,宣傳俄、中疫苗的優越性,夸大歐洲國家疫苗接種和死亡案件之間的關聯,破壞公眾對西方疫苗的信任等。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這份報告的有關結論十分荒謬。
中方一直堅定秉持疫苗公共產品的“第一屬性”,努力提高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向80多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疫苗援助,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研發生產和合作,積極參與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實施計劃”并承諾首批提供1000萬劑疫苗用于發展中國家急需。我們還宣布向聯合國維和行動和國際奧委會提供疫苗。中方正在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疫苗公共產品理念。
歐盟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呢?世衛組織多次敦促一些發達國家停止相關超量采購和限制出口疫苗的做法,以免給病毒帶來新的傳播和變異的機會。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多次批評一些發達國家搞“疫苗民族主義”、囤積疫苗以及與疫苗供應商私下達成交易等諸多行為,指出疫苗分配不公“違背道德”,呼吁推動疫苗全球公平可及。但我們看到的是,歐盟不斷收緊疫苗出口限制,一些國家大量囤積遠超自身人口需要的疫苗,這難道不是在搞“疫苗民族主義”嗎?這難道不是在制造“免疫鴻溝”嗎?歐盟又拿出了多少疫苗給發展中國家使用呢?
歐盟有關部門這份報告充斥著傲慢和虛偽。中方呼吁歐方尊重基本的事實,以實際行動推進疫苗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公平分配,為發展中國家抗擊疫情多做實事,而不是靠攻擊抹黑他國而轉移視線,混淆視聽,欺騙大眾,誤導輿論。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