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得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辦一所有特色的優質學校。”
——青島十七中校長 安伯貞

安伯貞,青島十七中校長,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 青島市工人先鋒、青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青島市推行協商民主強化社會責任優秀個人。2006年任青島十七中校長以來,他帶領學校領導班子及全體教職工銳意進取、踏實工作,堅持“遵循規律,以教育家情懷辦學育人”的理念,推動學校形成了特色文化和完整的課程體系,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得到較大提升,積極向上、爭創一流的價值導向進一步樹立。在他的帶領下,青島十七中先后十多次分別在全國、省、市等有關會議上介紹黨建、行風、隊伍建設、體制改革、教育科研、學生發展等工作經驗,榮獲“省文明單位”、“省文明校園”、“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源基地實驗學校”、中國人民大學、江南大學等“優質生源基地”、“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山東省餐飲安全示范學校”、“山東省首批人工智能試點學校”、“山東省網球特色高級中學”、“青島市普通高中特色辦學項目先進學校”、“青島市改革創新校園”、“青島教育立德樹人先鋒學校”、“青島市雷鋒學校”、“青島市中小學研學旅行特色學校”、“青島市首批五星級陽光校園”、“首批青島市中小學生涯教育實驗學校”等100余項市級及以上榮譽稱號。

青島十七中是一所比較老的優質學校,1954年建校,位于當時的老工業區和城鄉結合部,當年建立這所學校的批文是:“辦一所讓工農子弟接受最好教育的學校。”
我們現在使用的這座三層教學樓“厚德樓”就是當年建造的。

當年,來自山大、華師大等高校的優秀畢業生被調集至此,他們心氣兒高、勁兒頭足。在他們的執教下,1958年,第一屆畢業生便凸顯出了較好的素養,并延續至今。當年100名畢業生,有67人考入大學,其中不乏清華、山大、交大等名校,有9人被直接選拔至海洋所工作。
當年的青島十七中有校辦工廠11個,這為十七中學子提供了機械、學工、學農、藝體等全面且有個性發展的機會,當時青島十七中有很多校外活動小組,很早就是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其航模小組在比賽中還獲得了當時的全國金獎。
青島十七中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便兩次被評為山東省重點中學,并獲得當時規格最高的“全國文教群英會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在延續傳承優秀歷史血脈的同時,秉承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如今的青島十七中:
總體定位:辦一所優質的特色齊魯名校
具體定位:理工見長、美育突出、和諧發展
兩條腿發力:多樣化、特色化
再次起跑兩依據:
依據學生的稟賦和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培養;
依據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辦特色。
基于此,青島十七中積極與高校及名企對接,聯合育人:
校外:通過專家進課堂等為學生發展提供平臺;
校內:通過社團的形式為學生發展提供舞臺。

青島十七中有著淳樸扎實的傳統風氣:
教師愛生敬業;
學生淳樸勤學。

在學科方面,青島十七中有:
普通班;美術班(含美術專業班、美術社團班);卓越班(理工方面)。
對全體學生而言,學校的態度是:只要有利于學生發展,學校就給予幫助和支持。(比如有普通班的同學也想未來朝美術方向發展,那就可以通過考核進入美術社團班學習)
美術班的定位為:為培養高端的美術和創意設計人才奠基。
美術班的理念為:辦特色
體現在:為學生發展創造文化土壤;注重學生素養(含文化課素養、藝術素養兩個方面)和技能技法的培養。
在青島十七中,美術班實行雙班主任制:一名為專業班主任,一名為文化課班主任。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對學校來說也是實實在在的落腳點和一種目標。青島十七中的德育工作有一個主體兩個驅動(兩翼):
主體:
感恩、責任、勵志。
兩翼:
1、生涯規劃。和目前的新高考改革極度吻合,青島十七中在2009年便已啟動,并獲得第三屆青島市教育體制改革創新獎。通過學校提供或搭建的校內外平臺和資源,讓學生自踏入高中校門便開始重新認識自我、了解社會、內生動力、主動發展。
2、自主管理。青島十七中在2010年提出,讓學生在學校、班級組織及各項活動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擔當奉獻、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青島十七中一直堅持一個戰略:學校發展,教師第一。
這里,70%以上的教職工是市級以上優質課、教學能手的操刀手和當事人。近五年,年輕優秀的教師不斷輸入,他們來自“雙一流”名校,不乏研究生和國外名校留學背景,為優質特色齊魯名校的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傳統的教研,青島十七中還另辟蹊徑為教師們提升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
1、2009年起每年派教師到華師大、北師大等集中學習,通過高端研修讓教師們對教學進行思考和反思;
2、2019年啟動卓越教師計劃,打破學科、年齡等界限,讓教師們自主選課題、自由組合、自行研究發展項目。學校和北師大等簽約,合作高校的教授像帶研究生一樣帶各個組合,進校、講座、指導。目前青島十七中卓越教師計劃已有28個項目。
目前,一支新的名師隊伍正在青島十七中形成。

青島十七中是一個以普通班為主的學校,美術班僅占1/5—1/4。
學校對學生發展的定位:全面+個性
按照新課改要求,青島十七中尊重學生選擇,開展分科、分層(培優班、拓展班、基礎班)、分類(除常規的理工類、社科類,還有美術類、體育類、器樂類等)教學。
讓學生在每個方面都能找到發展的興奮點,都能在這個方面優秀發展,讓學生得到增值。

家校合力,共同育人,是教育的一種趨勢,也是孩子成長的必需。青島十七中一定會凝聚社會多方力量,充分發揮好各方資源,促進孩子全面個性發展,贏得學生更美好的未來。
要讓青島十七中成為學生和家庭就近學習和更好成長的學校。

每年,青島十七中美術班的25%—30%都能考入中央美院、清華美院、中國美院等國內頂尖院校深造,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需要提醒社會各界的是,千萬不要因為美術班的出眾而低估了青島十七中的普通班,因為普通班的孩子一直用優異的成績和名校錄取通知書延續著創校初期老學長們的風范——優秀!

新聞相關:
青島十七中新教學樓封頂
計劃今年8月底交付使用
4月27日上午,青島十七中新建教學綜合樓順利封頂。青島十七中校長安伯貞、黨支部書記王清令等干部師生及施工企業共同見證學校這一歷史性時刻。新建教學綜合樓計劃8月底交付使用。

新建教學樓和學生食堂公寓樓整體效果圖
青島十七中新教學綜合樓建設任務不僅是一所學校的工程,更是市委、市政府2020年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規劃項目,是落實《青島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攻堅方案》,全面推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一項代表性工程。作為青島市教育局直屬普通高中擴優提質攻堅任務的首個開工項目于2020年8月26日上午破土動工,日前已完成封頂建筑。

該教學綜合樓占地面積近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3000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一層,改擴建后,青島十七中原來的36個教學班將變為42個教學班,每個理工學科都將有自己的經典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美術音樂類學科有專業教室,增加自修室、錄播教室、選課走班教室和社團教室,從而改變以前功能教室交替使用的局面。

改擴建工程是青島十七中全體師生和家長翹首以盼的一項工程,新教學綜合樓建成后,學生將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更開放的探索方式,更自由的特色展示平臺。“新教學樓將全面服務于學校的理工和美育特色,打造科技實踐和藝術中心,服務于學生個性化教育的需要,促進學校更高水平的優質特色發展。”青島十七中校長安伯貞說。

另外,青島十七中改擴建二期工程——學生食堂和公寓樓建設已完成整體設計,建筑面積近10000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餐廳,7000平方米公寓,將于2021年年內開工,2022年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成后,學生生活設施將得到極大改善,可同時容納師生就餐,在現在部分住宿的基礎上,將實現全體學生的住宿要求。

兩期改擴建工程總投資近1.5億元,將極大地改善辦學條件,加快青島十七中擴優提質的步伐,助推這所辦學歷史雄厚的老校走上新的發展階段,為青島的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十七力量。(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劉華增)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