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2日訊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
今年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將重點普及洪澇、臺風、地震、森林草原火災這些災害知識和防范應對技能。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ー,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有利于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呈多發重發趨勢。據統計,最近30多年,全球86%的重大自然災害、59%的因災死亡、84%的經濟損失和91%的保險損失都是由氣象災害及其衍生災害引起的。
在我國的各種自然災害中,其中71%是氣象災害,常見氣象災害主要有臺風、暴雨(雪)、寒潮、大風(沙塵暴)、低溫、高溫、干旱、雷電、冰雹、霜凍和大霧等。

青島相對全國來說,氣象災害是比較少的。青島處于溫帶季風區,季風氣候特點相當顯著,又瀕臨黃海,受海洋的影響,氣候兼具海洋氣候特點。主要的氣象災害有春夏季節的大風、冰雹、雷電、浮塵等;夏秋季節的臺風和局地強降水造成的大風、暴雨洪澇等;秋冬季節會出現連陰雨、降雪和低溫冷害等氣象災害。另外,干旱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據統計,青島的氣象災害占自然災害的90%以上。

從氣候上來說,青島是一個風水寶地。與我國的大多數地方相比,青島的災害性天氣算少的了,而且即使出現,通常情況下,可能帶來的危害要比其他地方小的多。
但防范災害風險的意識仍不能減淡,未來一段時間是青島強對流、海霧多發的季節,仍需要加強警惕進行防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