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財富傍身,年薪百萬計”,財經領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雖未考證,但至少從側面證明《新財富》這本雜志在財經圈里的影響力與號召力。這次,我有幸成為到新財富實訓的兩名隊員之一。
體悟實訓校準了“深圳時間”,節奏很快。5月10日,抵達深圳的第二天,第五批的隊友們就帶著一路的殷殷囑托,把我們正式送到了新財富多媒體經營有限公司。“接收人”高強主任用燦爛的笑容和熱情的問候,一見面就打消了我們來到未知環境的所有顧慮。
青島干部實訓基地掛在門口顯要位置
《新財富》雜志今年才將滿20歲,卻早早就占據了全國財經類雜志的翹楚地位。立足媒體屬性,這本雜志用專業的筆觸對資本市場進行深入研究性報道和評論,其舉辦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新財富金牌董秘”等行業評選,甚至成了業內薪資的“定價標準”。而當我們見面交流的時候才了解到,這家全國聞名的權威雜志,從采編到運營,從新媒體到后勤,全部加起來僅70余人,整個辦公區走一圈下來也只需要1分鐘。
究竟是什么讓這支不足百人的團隊,如此孜孜以求,在行業內卓爾不群?我們從頭兩天的工作中就能看出端倪。這里大部分員工都集中在統一的工作區域,擁有一個獨立的隔斷,每個人視線都集中在各自的電腦屏幕上,沉浸在工作狀態里,敲擊鍵盤的噠噠聲不絕于耳。輕松的工作環境、嚴謹的寫作態度、濃厚的拼搏氛圍,整個辦公區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活躍因子。
一面照片墻記錄了新財富的發展歷程
深耕、深挖,是研究中心陶娟主任在交流中用到最高頻的兩個詞。為挖掘行業內幕,新財富不吝嗇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他們的采編團隊以“半年成一稿”的毅力和魄力,不斷推出重磅報道,交出有影響力的稿件。這種專業精神和難得的匠心,令人動容,使人欽佩。
學然后知不足。
兩天的工作交流,不斷刷新我對深圳媒體業態的認知,也在不斷撩撥著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專精的業務能力,獨特的運營方式,創新發展的內在邏輯……
一切還剛剛開始。(青島市第六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 趙哲龍)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