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網絡詐騙等屢禁不止,針對“95后”、“00后”大學生出現的復雜化、多元化問題,作為作為青年教師隊伍中的一員,于超構建“一三四”網絡素養教育工作體系,豐富“點線面體”育人內涵,解決學生成長的困惑與瓶頸,逐漸形成了“于你侃一侃”STORY網絡素養教育品牌。
筑建網絡安全“防護盾”
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詐騙,從形形色色的催債貼吧、刷單群、放貸app等入手,他用一年的時間收集整理出一整套豐富的防網絡詐騙素材。
通過錄制微課《防騙套路有多深》在各媒體網站傳播,制作《一圖看懂校園貸》,修訂防網絡詐騙安全手冊,發表系列抵制不良網貸的網文,開辦《5分鐘網絡安全》小課堂,引導數萬青年認識網絡詐騙。
引導青年辨明真假網絡信息,組織各種學生活動,教會大學生怎樣辨別和傳播網絡信息。針對輿情迅速聯動發表了系列澄清真相,疫情期間引領青年理性思考。《我被網貸了》《防騙指南》《疫情當前,我們求真求實》等文章被學習強國、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等50余家媒體報道。
傳播時代能量“風向標”
網絡有正能量,也有負能量,開創個人微信公眾號“于你侃一侃”,緊扣時代熱點,引領樹立正確價值觀。
他是一直處在網絡思政教育第一線的老師,也是為數萬學子答疑解惑的知心“超哥”,開設“青春不一Young”“名家心說”“有問必答”“成長樹洞”等精品欄目,《我為什么加入學生組織?》《我為什么要入黨?》《疫情面前,輔導員想對你說的“五要”》《疫情面前,凸顯愛國主義教育的幾點思考》等原創文章,引導青年學生傳播正能量。
唱響中國青年“好聲音”,《做黨和人民需要的青年人》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多篇文章被央廣網、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等60余家媒體以“深度好文”的標簽轉載發布。
組織青年做網絡“清朗俠”
爭做青年網絡文明志愿者,組建“網蟲E路”網絡志愿服務隊,“網蟲E路”項目通過微課程、微沙龍、微實踐等載體培訓青年網絡“清朗俠”,組織青年志愿者利用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實踐等參與系列網絡素養教育實踐活動。
《網絡安全你不可不知》《網絡防騙十二條》為貧困山區留守兒童、殘疾人群體等帶去新體驗。從網上助教到網蟲E路,從世園會到海軍節,從APEC會議到上合峰會,每次都會成立網絡文明“清朗俠”小分隊,連續10年走在公益志愿者的道路上,累計志愿服務850余次3750余小時,帶動近3萬名青年志愿者成為網絡文明“清朗俠”。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