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青島“智造”。國家名片,青島“驕傲”。 5月10日-12日,中國上海,第五個中國品牌日如約而至。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模型,中車四方所地鐵 “智慧車窗”、透明顯示屏等 “青島智造”亮相中國品牌日活動,備受觀眾關注。

/現場/
青島智造成“硬核網紅”
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本屆博覽會主題是 “中國品牌,世界共享;聚力雙循環,引領新消費”,一大批大國重器齊聚一堂、集體亮相,向世界展示著中國自主品牌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資委組織遴選了中國中車在內的19家各具特色、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中央企業參加本屆博覽會。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中車四方所作為中國中車核心骨干企業,攜帶各自核心產品模型亮相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在這些產品模型前,不時有觀眾觀看拍照,青島“智造”成為展會期間的“硬核網紅”。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研制,是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課題。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列車整個車身外形陽剛,充滿了動感和時尚性。采用懸浮電磁鐵和導向電磁鐵代替傳統軌道列車的輪、軌功能,實現了懸浮運行,懸浮間隙在10毫米左右。“凌空”運行避免了傳統列車的輪軌摩擦,減少了運行摩擦力,使列車能實現更高的運行速度。
2019年5月23日,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就在軌道交通產業示范區下線,標志著我國高速列車領域實現了從跟隨、并跑到領跑的跨越,也是青島制造業的又一張名片。
2020年6月21日,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成功試跑。目前,項目團隊正在推進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樣車研制,將形成高速磁浮全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目前,高鐵最高運營時速為350公里,飛機巡航時速為800-900公里,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對于完善我國立體高速客運交通網具有重大的技術和經濟意義。
作為國際尖端技術,高速磁浮是當前世界軌道交通技術的一大 “制高點”。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研制,對于豐富我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我國軌道交通技術的持續領跑,支撐“交通強國”戰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玻璃上種出納米顯示屏
展會上,中車四方所展示了“玻璃上種出的納米顯示屏”EL薄膜電致發光顯示屏。 EL顯示屏,是一種基于材料主動發光技術的全固態顯示屏,顯示屏不需要使用背光源,采用先進的原子層沉積技術,實現納米級、無針孔生產工藝,確保顯示屏輕薄、堅固和可靠,可在-60℃-105℃條件穩定工作,可保證連續10萬小時以上的工作壽命,具有超過100G過載的抗沖擊震動性能。
EL顯示產品分為黑底及透明兩大類,其中透明顯示產品其透光率可達80%,可使角度接近180°,遠超市面上其他透明顯示技術。
地鐵“智慧車窗”來了
中車四方所還展示了能上網的地鐵“智慧車窗”。地鐵“智慧車窗”是一款能上網、看電影、讀新聞、逛網店的地鐵“智慧車窗”,被稱為“魔屏”,過往出現于科幻電影的場景終于照進現實。該款“智慧車窗”融合了OLED透明顯示技術、納米膜觸控技術、5G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并與列車旅客信息系統互通,為乘客提供了更具科技感及人性化服務的乘車體驗,突破了長期傳統的車內媒體屏無人機交互、物聯網通信技術與車內廣播信息無聯動等關鍵技術,解決了城軌交通媒體可視區域局限、媒體信息人性化投放與交互等技術難題,實現車窗智能化的大步提升。
目前,這款“智慧車窗”已經在深圳地鐵批量運用,實現了列車運行信息、LBS位置服務信息、軌道交通換乘信息、實時航班信息、路面交通擁擠度信息、天氣預報信息、緊急服務信息等一站式信息共享,乘客通過觸控操作查閱各類實時信息的同時,大幅提升了乘車體驗。智慧車窗系統還為未來5G電視直播預留5G接口。(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康曉歡 陳勇 發自上海)
/亮點/
云端感受品牌力量
空中全景、VR展館、沉浸式視頻……“云逛展”更好看
上海展覽中心的空中全景長什么樣?高清版的品牌日VR圖有什么樣的體驗?全展館的VR視頻怎么讓人沉浸其中? 5月10日-12日于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的中國品牌日活動中,青報集團觀海新聞團隊攜帶多種新設備亮相,用全新的報道形式全方位展現了品牌日的活動現場,其中VR圖集和VR視頻更是給觀眾帶來了沉浸式的體驗,贏得參展商的一致好評。
在品牌日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品牌紛紛拿出最有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展現給國人。如何用一個短視頻更好地展現這些黑科技,觀海新聞記者下了一番功夫。創新形式、快節奏、花式運鏡是少不了的,記者用無人機完成了一段空中“小行星”短視頻用于開場,并用類似穿越無人機的視角完成了后續承接部分的鏡頭,隨后便對展館內各種高科技產品進行了全方位的拍攝。經過長達10個小時創作,完成了短片《什么是品牌日的“快樂星球”,“匠心青島”帶你研究》,短片一經推出便大量圈粉。
為了讓此次報道更全面,記者特意攜帶了一個黑科技產品——VR球,觀海新聞也是此次活動中唯一一個使用全景攝像機對品牌日進行報道的媒體。在開幕前一天,記者便完成了40多個場館的取景,經過大量的后期制作,鏈接成一個產品的VR圖集正式誕生,觀海新聞成功將品牌活動的全國展館搬到了網上,點開觀海新聞的鏈接便可將所有展館盡收眼底,拖著看、轉著看,全方位無死角,如果用頭戴式VR眼鏡,還會有身臨其境的沉浸感。
僅用VR圖集展示,觀海記者并不滿足。在活動第二天,記者又用全景攝像機把所有場館走了一遍,制作了一段長達15分鐘的VR視頻。這更是該活動的唯一一個全展館VR視頻。(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宋新華 發自上海 本版攝影 觀海新聞/青報全媒體記者 柳棟 寧婧)
責任編輯:王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