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有AI“慧”生活
手機遠程看娃、“天眼”緊盯高空拋物……西海岸新區智慧社區讓居民生活更美好
●業主通過人臉識別快速進出小區和單元門,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線上預約醫生,通過手機軟件可以遠程“看娃”。
●小區感知設備,專門抓拍高空墜物行為,外來人員一旦抓拍到面部信息,會在監控范圍內形成行動軌跡。
業主通過人臉識別快速進出小區和單元門;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在線上預約醫生,得到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不想做飯,在智能設備上下單,飯菜送到家……如今,智慧社區已經從概念變成了現實,不僅引領智慧城市建設新風尚,而且極大方便了居民生活和社區管理。西海岸瑞源·名嘉匯小區就是這樣的一個范本,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家政、醫護、購物等服務。
便捷
手機軟件遠程看娃
走進位于西海岸新區的瑞源·名嘉匯小區,隨處可見的智慧生活體驗讓人大呼過癮!退休后市民王秀麗和老伴在這里居住生活了5年多,小區里各項先進的設施,讓她切實感受到了智能化的便捷。
“我和老伴退休后就來到了這個小區居住,我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智慧城市建設帶給我們老年人的便捷和高效服務,這里的一切仿佛電影中的‘未來世界’。”王秀麗說,女兒生孩子后,外孫女就跟著他們老兩口生活,由于兩人年紀較大,每天下樓“遛娃”不是很方便,女兒就給他們雇了一名家政保姆。“保姆把孩子帶到樓下小區內活動,我們隨時都能查看到孩子的情況,因為社區安裝的智能系統,可以無死角看清小區的公共區域。”王秀麗說,她和老伴都會使用智能手機,為了實時看見孩子,她在手機上下載了小區的智慧物業管理系統軟件,通過這套系統,可以申請查看小區公共范圍內的攝像頭,這樣就能清楚地看見保姆帶孩子在小區游樂場玩耍的情況。
王秀麗說,小區還配建了醫養服務中心,可以在線上預約醫生;不想做飯,樓下就有食堂,在智能設備上下單,物業工作人員會送到家門口。
此外,業主通過人臉識別可快速進出小區和單元門,通過社區專屬的智慧物業管理系統,還可實現訪客提前預約登記,訪客車位邀約與雙車入庫等,科技將“用戶思維”體現得淋漓盡致。
布局
智慧業態遍布小區
記者了解到,名嘉匯小區是山東省綠色智慧住區示范項目,通過部署硬件及配套系統,達到公安智慧安防社區標準要求,實現雙標準落地。名嘉匯小區結合各類場景需求,打造了“1+3+N”社區管理服務模式:“1”是一個平臺,即智慧社區服務云平臺及相關子系統;“3”是三個社區核心要素,即小區業主、物業公司、政府服務部門;“N”是“智慧+生活”“智慧+物業”“智慧+商業”“智慧+醫養”等在內的多個應用場景。
小區現擁有聞達客便利店、易生活中央廚房、愛鄰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多種智慧業態。聞達客創新社區新零售模式,由“聞達客連鎖便利店”“達客鮮生線上超市”“檸檬優品供應鏈平臺”三大部分組成,搭建社區“拼購”新零售模式,自建供應鏈,實現產、銷、配送一條龍服務,線上拼單、線下配送。另外,中康愛鄰里以“智慧醫養”為核心,以社區為支點,以家庭為服務主體,打造集“健康管理”“醫療服務”“智慧養老”三位一體的健康醫養體系。在健康小屋,小區老人辦理登記后,佩戴智能監測設備,可以實時將健康數據傳到健康管理平臺,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同時,老人家屬也可以通過APP時刻關注老人健康情況。如果老人發生意外,醫務人員和物業人員將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救治,與120急救形成聯動。平時,老人攜帶身份證也可以到健康小屋進行一些簡單的檢測,比如血壓、血糖等。在這里還配有診療室、治療室、便民藥房,業主可以進行醫保簽約,方便快捷。
安防
“天眼”緊盯高空拋物
在西海岸新區鳳凰城小區,幾名正在看孩子的老人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進小區就是進了家門,踏實!”“哪也不如咱自己小區舒服。 ”

鳳凰城小區內的智慧燈桿。
高空拋物曾是居民頭頂上的隱患,深受各方關注。在鳳凰城小區設備室內,針對高空拋物的監控屏幕單獨占了一面墻。物業人員介紹,小區已對所有樓棟安裝了感知設備,專門抓拍高空墜物行為,保障了居民頭頂上的安全。
“之前,我們小區經常有人從樓上往下扔垃圾,有快餐盒、煙頭、果皮、紙箱等,不但破壞環境,也存在安全隱患。”小區居民邱先生說,自從小區安裝了 “天眼”專門抓拍高空拋物后,這一不文明現象已經大大減少,居民們都對上崗的“電子監督員”拍手稱贊。
除了監督高空拋物,該小區還配有“電子保鏢”。 “外來人員接近小區,一旦抓拍到面部信息,就會在我們監控范圍內形成行動軌跡,便于信息的追蹤調取。 ”鳳凰城小區物業管理公司的綜合指揮中心,“智慧社區管控平臺”正在對小區出入人員、車輛、特殊人員進行實時監測。
鳳凰城物業工作人員孔女士告訴記者,針對居民中的部分“失智老人”和政府公布的重點管控人群,該小區也將人員信息錄入平臺系統,一旦發現特殊人群及重點管控人員,平臺會進行實時報警,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聯系家人和相關部門。
延伸
智慧社區管控平臺讓社區更“智能”
“智慧社區管控平臺”是由青島文達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管控平臺,以云計算、物聯網和泛在網絡三大技術為支撐,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傳輸協議,將小區、寫字樓等場景的門禁、監控、道閘等硬件進行集成管理,形成統一的可視化管理平臺,升級物業管理方式,實現物業對不同場所房產、人口、車輛、事件等信息的智能化采集和分析,提高疫情防控的精準化水平。
“我們以智能硬件管理、數據采集業務為核心,人臉識別功能為主線,集成房產管理、監控、報警、出入口停車場、門禁、梯控、廣播、信息發布等業務系統,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智慧管控方案輸出,滿足各單位、各層級的管控需求。 ”公司技術研發中心負責人逄先生介紹。
據了解,目前,“智慧社區管控平臺”已廣泛應用到公安、社會治理、物業等部門單位的社區、園區、寫字樓等場景的管理中,對于檢測到的重點事件和重點人員,公安部門和社會治理中心會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發送至社區民警和鎮街社會治理中心工作人員的接收終端中,及時進行現場核實和處置。(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