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4日訊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那么一些人,他們身份普通、崗位平凡,但他們卻愛崗敬業、忠于奉獻,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他們就是勞模,就是最美勞動者,就是最值得我們崇敬的人。
今年“五一”前,城陽區人民醫院的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均志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一崇高榮譽,他能獲此殊榮也是實至名歸。2010年,王均志放棄三級醫院優厚條件及發展前途,來到城陽人民醫院。在他的帶領下,心血管內科很快走上了規范化道路,從一個病區、手術量為零的科室發展到現在的兩個病區加一個監護室、每年超過1000人次手術量的先進科室,目前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和慢性冠脈閉塞的治療方面處于青島市領先水平。王均志本人先后承擔青島市科技局、青島市衛生局及城陽區科技局立項課題10項,科技成果先后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山東省科技創新成果獎三等獎、青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論文30余篇。

從醫20多年,他用自己的雙手挽救了無數瀕臨死亡的生命,給許多的家庭帶來幸福安寧。多年來,他不是在救治病人的工作中,就是在救治病人的路上,他幾乎天天像“拼命三郎”一樣工作。曾經一天做過十多臺手術,最后一臺手術下來累得直接靠在手術室墻壁上就睡著了;曾經連續工作22個小時,累到虛脫;還有不知道多少個不眠的深夜,他在醫院治療救護病人,直到病人轉危為安。
“做醫生,我覺得挺好,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當初的那個決定”。做醫生,是王均志的人生選擇,做一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是王均志一生的追求,這條“心”路,他也將一直走下去。
據介紹,城陽區在今年全國、省、市先模推薦評選工作中,嚴格貫徹落實區委“陽光評選、典型引領、放大效應”的要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堅持自下而上、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擴大了先模評選的參與面,激發了職工群眾爭當先模的積極性,最終,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3人獲得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13人獲得青島市勞動模范,1個班組獲得山東省工人先鋒號,各項先模數量均居全市前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城陽區在今年的推薦評選工作中,在按照規定逐級向上推薦的同時,還創新性地采用個人自薦的方式,提高了符合條件人員參與的積極性,提升了先模評選的影響力,讓更多優秀勞動者納入遴選視野,擴大了先模評選的覆蓋面。據了解,今年城陽區有13名個人通過自薦方式入選區遴選名單,最終有3人通過城陽區的推薦被表彰為青島市勞模,自薦人員當選比例達23%。
來自青島億和海麗安防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員郭成志就是通過個人自薦的方式,榮獲了青島市勞動模范的榮譽稱號。老家山東莒縣農村的郭成志18歲來到公司,從裝卸工開始干起,通過公司培養和個人刻苦鉆研,逐步成為了技術骨干,公司還專門為他成立了“成志創新工作室”。他先后參與研發生產海洋、軍工、安全等特種繩纜,產品在“蛟龍號”、“大洋一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等項目中被應用,個人共申請國家專利21項。
作為一名“90”后外來務工人員,郭成志對自己能成為市勞模感到非常激動,不僅僅是因為獲得了榮譽,更重要的是他這是通過自我推薦,被區里擇優推薦為市勞模的。“沒有想到這次抱著試試的態度去參加自薦,我這個外來打工的也能受到上級的認可和表彰,很有成就感、獲得感。”面對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祝賀,載譽而歸的郭成志高興地說,“只要踏實肯干就會有收獲,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勞模的標準更嚴格地要求自己,繼續投身研發生產工作,為青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爭當優秀工匠”。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通過落實‘陽光城陽’建設理念,廣泛開展‘陽光評選’,讓全區職工群眾創新創業創造激情充分迸發,陽光干事創業氛圍持續濃厚,先進模范人物不斷涌現,在全區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社會風尚,凝聚起加快建設青島中央活力區、幸福新城陽、青島新中心的智慧和力量。”城陽區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于曉告訴觀海新聞記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發記者 周偉 通訊員 郝杰 王阿龍)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