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川
我們經常說“立場、觀點、方法”,時間一長,就把它們作為慣常用詞使用。可仔細想一想,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立場,就是我們認識事物或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一個站位問題。有什么樣的立場就決定你有什么樣的觀點、你對事物或問題作出怎樣的判斷。有什么樣的觀點、什么樣的判斷,又決定你會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它。
大家都看過毛澤東同志一篇著名的文章《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對農民運動,毛澤東說“好得很”,而有的人卻說“糟得很”,是痞子運動。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不同的觀點呢?因為立場不一樣。站在地主階級的立場上看,確實是“糟得很”,很多地主被沒收了田地還要被踏上一只腳,他們要維護舊秩序。而站在革命的立場上看,農民運動就是要砸爛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那就是“好得很”。
今天,我們倡導的是高質量發展。一個企業很賺錢,但卻帶來嚴重污染。你是要企業效益、要GDP,還是要人民群眾的利益,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這就是發展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共享的問題,就是立場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給出的答案擲地有聲,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不要帶血的GDP”,指引我們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道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徹底改變粗放的發展模式,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不就是立場決定觀點、觀點決定方法嘛!
就領導干部而言,弄清楚做事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關系,對打開發展的新境界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