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的市民于秀蓮是一位有故事的知名畫家,她的畫作曾經在故宮、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等知名場所展出,很多作品被國外十多個國家的友人收藏。于秀蓮還是有42年黨齡的黨員,多年來她捐贈的作品共計拍賣20多萬元,全部捐獻給了社會。5月16日“八十載寫意人生——于秀蓮新書簽售會”在青島書城舉行,她向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講述了從七八歲時就埋在心中的書畫夢如何一步步夢想成真。
七八歲起有了“書畫夢”
于秀蓮出生于山東棲霞,雖然小時候就有繪畫天分,但在那個年代,她必須要承擔與年齡不相符的家庭責任。七八歲時,鄰居家里都在墻上掛著牡丹、荷花等造型的印刷畫,于秀蓮的家里沒有錢買這些畫,心靈手巧的她只好借來一些蠟筆,在墻上畫出“牡丹圖”和“荷花圖”,這些畫讓前來串門的嬸子們大吃一驚,她們都不相信小小年紀的于秀蓮竟然能畫得這么好。雖然有一個書畫夢,但是于秀蓮只能深埋心中。中學畢業后,她早早地參加了工作。在工作中,凡是涉及到繪畫方面的事情,她總是能發揮作用。
退休后,在家人的支持下,于秀蓮報名進入青島市老年大學,終于可以有機會接受正規的書畫學習和訓練,圓了她兒時的一個夢想。
持之以恒勤學苦練
在老年大學國畫班,于秀蓮發揮老黨員的刻苦精神,學起書畫來尤其執著努力,先后投入到山水畫、花鳥畫、書法的研習中。為了更好地學習梅花畫法技巧,于秀蓮托人尋來關山月的畫作掛歷,仔細鉆研其中的技巧,后來又千方百計尋找到梅花畫大師王成喜的畫集,不斷研習感悟。“為了探究梅花的花瓣、枝丫等特點,我帶著她先后去過很多地方看梅花,一看就是半天時間。”于秀蓮的老伴李迢敏說,“老于為了學會畫畫,經常顧不上吃飯,有一次她為了畫一幅六尺的梅花,竟然從上午9點一直畫到下午5點。”
于秀蓮尊師敬友,謙虛謹慎,在循序漸進中,持之以恒地勤學苦練。她在老年大學參展的梅花作品,獲得了師生的一致好評,因此被老年大學國畫研修班選中。在研究班授課的島城書畫名家講解畫理,演示技法。于秀蓮至今對當時的授課情境記憶猶新,“劉世駿老師毫無保留,為了演示運筆方法,他在筆桿上貼一塊紙條,讓大家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手腕的轉法,有的老師說繪畫要‘像揉面一樣’,吸收各家之長,讓我進步很大。”于秀蓮尤其喜歡牡丹、梅花一類的吉慶題材,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表現風格。
熱心公益繪人間大愛
作為一名老黨員,于秀蓮為人謙和、低調、真誠,對于藝術孜孜不倦,不喜張揚,更不會夸夸其談。她淳樸厚實的性格,透過一幅幅畫作讓很多人初次見面就能感受到。一朵紅艷的牡丹在黃色花蕊、青褐色花枝、墨色葉子、淡墨色枝條的映襯下,整個畫面仿佛活起來,頓時呈現國色天香之神韻。
于秀蓮在新書簽售會現場講述書畫夢的實現。張譯心 攝
于秀蓮十分熱心公益事業,先后多次參加微塵基金、青島市南區政協女書畫家聯誼會等組織的慈善捐助,捐贈的作品累計義拍金額超過20萬元,其中最貴的一幅梅花作品拍出2萬元,所有拍賣善款已經全部捐贈給社會。
懷感恩心憧憬未來
百歲畫家馮憑、有“蘇牡丹”美譽的蘇伯群、花鳥畫名家張鎮照,都曾經對于秀蓮的畫作贊譽有加。她多次在國內外美術展覽中獲獎,參與舉辦“十一姊妹畫展”,并出版作品合集與個人畫集,現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書畫名家”、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島花鳥畫院高級畫師、青島中山書畫院院師、青島老年書畫研究會藝術顧問。
老伴陪同于秀蓮給讀者簽售新書。
5月16日在青島書城簽售的《于秀蓮個人畫集》是她的第二本畫集,作品共有110多幅,從她近30年的畫作中遴選而出。與會的眾多青島寫意花鳥畫大家,對于秀蓮的個人畫集給予了高度評價。于秀蓮笑著說,如今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從小就有機會學畫,而他們這代人相聚在老年大學里,跟著新時代的發展沾了光,有機會圓兒時的夢。她結識了很多良師益友,也時常在課余時光與畫友們懷著感恩的心,感謝中國共產黨給全國人民創造的美好生活,老當益壯憧憬未來,心態越活越年輕。(觀海新聞/青島晚報首席記者 張譯心)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