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集團成立儀式在青島三十九中舉行。海洋教育集團由33所中小學組成,青島三十九中為核心校。該集團是目前青島最大的教育集團,未來將在青少年海洋教育、海洋儀式培養、海洋特色教育辦學模式等方面發力,努力形成海洋教育集團化辦學“青島經驗”。現場,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捐建的青島三十九中海洋圖書館也揭牌成立。

引領示范,海洋教育集團將為全國做“榜樣”
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海洋教育是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最基礎一環,加強全面海洋意識教育、培育未來海洋人才意義重大。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市教育局組建了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集團。青島三十九中擔任核心校,全國十大海洋人物、青島三十九中校長白剛勛擔任集團總校長。
據介紹,海洋教育集團成員包括青島二中、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九中、市南區實驗小學、青島嘉峪關學校、青島文登路小學、青島寧夏路小學、青島太平路小學、青島同安路小學、青島海逸學校、青島大棗園小學、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嶗山區曉望小學、嶗山區嶗發小學、西海岸新區海之韻小學、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西海岸新區海軍小學、城陽區第二實驗中學、城陽區第二實驗小學、青島高新區銀海學校等20所全市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以及青島三十七中、青島第二實驗初中、青島滄海路小學、嶗山區石老人小學、城陽區天泰城學校、城陽區實驗小學、北京師范大學青島城陽附屬學校、青島藍谷小學、膠州市九龍小學、平度市南京路小學、平度實驗小學、萊西市香港路小學、青島海運職業學校等13所全市高水平海洋教育重點建設學校。
海洋教育集團由33所學校組成,是目前青島最大的教育集團。成員校覆蓋了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涵蓋了城區與農村。“成立海洋教育集團是我市推進新時代海洋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又一舉措。”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表示,該集團被給予厚望。集團要為全面推動我市青少年海洋教育發揮領航作用,培養青少年“親海、愛海、知海”的海洋意識和綜合能力,深入開展青少年海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深入推進以海洋特色教育為基本內容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和辦學模式研究,建設特色鮮明的高品質教育集團,努力形成海洋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青島經驗”,為全省、全國青少年海洋教育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優勢明顯,全國七成海洋科研資源在青島
青島正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吸引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海洋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海洋特色人才培養高地和國際海洋科教中心城市。發展海洋教育,青島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劉鵬照表示,青島是海洋科技名城,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經濟整體水平全國領先,集聚“國字號”海洋重大科研平臺26個,擁有占全國七成的海洋科研資源,涉海“兩院”院士約占全國的30%,以蛟龍、海龍和潛龍等深潛器為代表的系列大洋深潛裝備體系在青島實現了“三龍聚首”。
我市還出臺了多個文件推進四個學段的海洋教育,逐步構建起來了全學段、多層次、高水平的海洋人才培養體系和海洋協同創新體系。編寫出版了國內首套從學前到高中全學段的海洋教育教材,探索海洋VR教育課程,研發海洋生物、海洋生態等STEAM課程。全市海洋教育特色學校達100所。擁有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3處,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28處,海洋教育研學基地16個。青島還廣泛開展海洋特色比賽,每年參加學生數十萬人次。
做實做精海洋職業教育,我市加強了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遠洋船員職業技術學院、海洋技師學院等涉海學校建設。全市職業院校開設涉海專業近30個,2020年服務海洋經濟的職業院校在校生人數比2019年增長30%。同時,我市還先后與北京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全國高水平院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等一批海洋特色鮮明的高等教育機構建成運行。同時還著力支持在青高校建設海洋學院,全市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已達到10余所,涉海專業在校生超過5萬人。
除此之外,青島還在推進“海洋+”融合發展,如海大與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共建了“海洋研究中心”;建設了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發起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聯盟,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海洋教育領域的應用。

優質均衡,未來青島還將成立多個教育集團
近年來,青島持續加大教育集團建設,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目前已經成立了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一中、青島二中、青島九中、青島實驗高中、青島十九中、青島三十九中、青島五十八中、青島六十八中、青島綜合實踐、青島市晨星等11個局屬學校教育集團。未來,還將會成立青島六中、青島十七中、青島六十七中、青島藝術學校等教育集團。同時,市教育局于2020年組建了3個實驗校教育集團,囊括了34所市級實驗學校。截至2020年底,青島各區市教體局也相繼成立了51個教育集團。
據介紹,今后市教育局還將從全市層面推動集團化辦學市域內、區域內合理布局,縮小市內區域間的教育差距;推廣西海岸新區“一長多校”集團化辦學模式,推動區域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推進優質教育集團托管農村薄弱學校、小規模學校,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從局屬教育集團發展層面,市教育局將推進青島二中教育集團云谷學校、西海岸分校,青島實驗初中教育集團李滄分校、山東頭分校招生進程。

延伸
海洋圖書館落戶三十九中
成立儀式上,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捐建的山東省青島第三十九中學海洋圖書館揭牌成立。基金會向圖書館捐贈了20萬元圖書。據介紹,這是該基金會在全國捐建的第36個,在山東捐建的第一個海洋圖書館。
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潘新春表示,基金會捐建海洋圖書館,實施青少年海洋育苗項目,就是為了普及海洋知識、增強海洋意識、培養青少年海洋人才。目前,基金會已在全國16個省市的30多所中學捐建了海洋圖書館,使十幾萬中小學生和家庭受益。“海洋育苗項目實施以來,已經開展了兩期地理老師培訓、舉辦了三期海洋知識競賽、獎勵了約100名考取海洋專業的學生。”潘新春說。三十九中海洋圖書館落成后,也將開展類似的海洋教育活動。
同時,潘新春對青島三十九中的海洋教育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青島三十九中作為中國海洋大學附屬學校,積極開發利用海大資源,開發基礎性、拓展性和實踐性三位一體的海洋課程教育體系,堅持每周組織一節海洋專家講座,每月組織一次海洋實踐考察,每學期組織一項海洋課題研究,每年組織一次海洋科學考察,激起了學生對海洋的興趣和熱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學校在青少年海洋教育方面的做法與經驗彌足珍貴。”
海洋圖書館落戶三十九中,也源于該校在海洋教育方面的實力。據青島三十九中校長白剛勛介紹,學校海洋教育特色全國聞名,學校海洋教育課題被列為全國重點課題并結題,海洋教育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范校。大批學生因海洋教育進入全國一流院校,進入高等院校涉海專業的學生不勝枚舉。學校于2017年與北師大聯合開展的海洋教育2.0版本——基于項目式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程整合及課堂改進實踐研究成果顯著,學校老師編寫的《普通高中國家課程項目式教學實踐研究》叢書獲全省推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文 韓星/圖)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