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小微企業首次從銀行系統獲得貸款,對于企業成長壯大具有重要意義,小微企業一旦獲得第一次貸款,再獲得貸款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青島銀保監局以開展2020年“貸動小微”專項行動為契機,引領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拓寬“首貸”獲客渠道、做實專項培植行動、完善“首貸”金融服務等措施,著重關注分析“首貸戶”融資需求,重點加大對“首貸戶”的信貸投放力度,努力提升小微企業信貸服務可得性和覆蓋面。
一、強化“首貸”內部考核激勵
督促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挖掘拓展小微企業“首貸戶”出臺內部配套激勵政策,通過設置“首貸”考核指標、安排專項激勵費用、開展業務勞動競賽等方式,提升業務條線和分支機構開展小微企業“首貸”業務的積極性,著力提高當年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戶中“首貸戶”的占比。轄區40家中資銀行機構中,21家銀行機構出臺了小微企業“首貸”配套業務支持政策,19家銀行機構制定了“首貸”內部配套激勵政策。
如:農業銀行在普惠金融業務2020年專項評價方案中增設小微企業“首貸戶數量”加分項,根據小微企業首貸戶數增長情況進行賦分,進一步強化考核傾斜力度;建設銀行要求各直管分支行確定一名首貸培植工作聯系人,牽頭負責本機構首貸客戶的營銷拓展。在考核辦法“三大戰略”板塊中,明確將小微企業“首貸率”列入新增考核指標,并增加考核權重;中信銀行對于普惠型小微企業新增“首貸”戶數和新增貸款金額進行專項獎勵,相關激勵垂發客戶經理;光大銀行要求每個經營單位每年至少增加1戶“首貸戶”投放,同時“首貸戶”可抵補計入對公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數增量任務;興業銀行對于業務人員新增落地的“首貸”客戶業務,每戶予以一定金額獎勵,同時,在分行經營人員基礎薪酬及績效薪酬核算時,對于新增的普惠型小微企業業績按一般業務的3倍計入考核;渤海銀行將新發放“首貸戶”納入2020年綜合績效考核考核,定期進行考核通報,并將考核結果直接與績效掛鉤;農業發展銀行將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提升工程作為“金農發行杯”四大工程之一單獨考核獎懲,將小微企業“首貸”等業務指標納入績效考評,并與金牌行、銀牌行、評優評先和干部任用掛鉤直連。
二、拓寬“首貸”獲客渠道
組織轄區銀行機構扎實開展“百行進萬企”專項融資對接工作,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創新走訪對接方式,主動調查研判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和融資狀況變化。持續推進全市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專項行動,深入挖掘處于成長期、有潛力、有市場、有前景但尚未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有針對性地進行培植。通過入戶走訪、一對一輔導、集中培訓、提供顧問服務等方式對企業進行精準培植,幫助企業提高獲貸能力。今年前7個月,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成功拓展3539戶“首貸”小微企業,貸款金額101.8億元,首次申請貸款企業申貸獲得率達94.93%。
如:工商銀行全面摸排“百行進萬企”客戶庫名單,按照重點區域、重點支行、重點客戶、重點行業分類排查,分類、分層、分批有序開展“首貸”客戶融資需求對接工作。結合“青年先鋒行動”“千名專家進小微”“萬家小微成長計劃”等活動,將“百行進萬企”目標客戶庫與“經營快貸”等特定產品白名單客戶庫名單進行匹配,加大對“首貸戶”走訪、調研和融資支持力度,優選100戶重點企業作為成功營銷目標客戶;農業銀行充分利用公私聯動結算戶轉有貸戶推薦客戶清單,對法定代表人為該行個人貴賓客戶的小微企業和高融資可能性的結算戶加大營銷挖掘力度,加強“首貸”客戶拓展力度;郵儲銀行持續深入開展“大走訪大營銷”“百行進萬企”等活動,重點營銷征信記錄中無貸款記錄的小微型企業客戶。深挖內部資源,加強郵銀協同,已與郵政速遞物流板塊開展協同合作,開展無貸速遞物流客戶的聯合營銷,共同開發“首貸戶”;招商銀行開辟包括自主拓客、客戶轉介客戶、全員轉介在內的全方位獲客渠道,通過線上數據營銷、線下生意會等形式實現批量獲客。今年前7個月,該行累計實現小微客戶首貸發放265戶,在新拓客戶中占比達到36%;河北銀行要求支行行長或主管行長每季度帶隊至少走訪5個商圈,每個商圈走訪2次。通過商圈渠道拓展工作,前7個月累計為55戶小微企業“首貸戶”發放貸款6035萬元;青島農商銀行積極與政府行政審批部門對接,努力將新注冊企業培育成“首貸”企業;嶗山交銀村鎮銀行加大農民創業貸款營銷力度,前7個月發放“農創貸”183筆,其中34筆為首貸業務。
三、優化“首貸”金融服務
鼓勵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首創推出創新性突出、應用性較強、可復制推廣的“首貸”金融產品。著重關注分析“首貸戶”融資需求,結合疫情防控進展、企業融資需求和生產經營特點,從行業政策、信貸政策、擔保政策等方面,對企業信貸及其他金融服務需求進行綜合評估,按照“一企一策”原則,有針對性地制定財務管理、信貸支持、支付結算等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轄區40家中資銀行機構中,20家銀行機構針對小微企業“首貸戶”推出專屬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
如:工商銀行建立“首貸”企業成長檔案,開展進企送智、融資咨詢、營銷推介等活動,按月專項監測“首貸”客戶營銷走訪、日常維護、組織推動、聯動營銷和客戶成長成效;中國銀行對于有抵押物的“首貸”客戶建立項目預審機制,推廣“平行作業”,從類別、場景、來源三個維度分7類客戶梳理和精簡上報材料,每類客戶一張“明白紙”,優化授信審批流程,縮短申請融資耗時;郵儲銀行選派資深客戶經理一對一跟進“首貸戶”,詳細了解小微企業真實狀況及發展前景,按照“一企一策”原則,有針對性地為客戶制定授信方案;光大銀行針對輕資產的科技型和政府采購中標“首貸”小微企業,量身定制無抵押貸款產品,推廣“科技投保貸”“專利權質押保險貸款”“陽光政采貸”等產品,增強信貸可得性;華夏銀行持續降低首貸培植企業貸款利率,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超過100BPs;北京銀行以供應鏈金融產品“京信鏈”作為落實“首貸”培植工作的“尖刀”產品,將核心企業信用穿透到供應鏈上的1至N級供應商,突破人員、地理隔離障礙,帶動11戶“首貸”客戶投放;農業發展銀行打通小微企業“首貸戶”金融服務綠色通道,“首貸戶”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3.05%,有效解決了企業融資貴問題;萊西元泰村鎮銀行簡化首貸培植企業貸款審批時間及流程,采取現場調查+現場審批的操作模式,5天內向“首貸”企業發放貸款。
責任編輯:李莎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