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今年已年近40歲的劉宇曄,已經從2000年夏天離開青島九中時的懵懂少年,成長為現在青島大港海關企業(yè)的一名工作人員。人到中年,他開始感覺,手頭的事情每每忘記,少時的回憶卻漸漸清晰,與同學朋友相聚時懷舊的話題也多了起來。而這其中,令劉宇曄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高中班主任鐘鳴老師,那個一直嚴謹細致的數學老師形象,在他心中揮之不去。

青島九中數學老師 鐘鳴
他是最典型的數學老師形象
“高二分班后,鐘鳴老師成為了我的班主任,印象里的鐘老師幾乎保持著永遠不變的樣子:頭發(fā)是一絲不茍三七偏分,大大的眼鏡框讓整個人顯得安靜儒雅,一年四季西褲皮鞋的職業(yè)裝扮。 ”劉宇曄笑著回憶,鐘老師人也像外表一樣,語調幾乎都是保持平穩(wěn),很少表現出情緒的波動,連極偶爾的開心或者生氣,都在整體氣質的加持下顯得格外克制。
劉宇曄清晰地記得,在他看來,教數學的老師應該是學校里最嚴謹細致的一批人了,而鐘老師表現尤為典型。 “記憶中帶我們的兩年,他好像沒有請過假,始終準時、精確地出現在我們面前,課上要講的內容總是很清晰,條理分明。 ”正是被這樣的認真勁兒“震懾”,劉宇曄對鐘老師布置的練習作業(yè),也從沒惦記“偷稅漏稅”能逃得過去。
“特別是到高三之后,題目的難度越來越大,步驟越來越繁雜,我印在腦子里的,都是一黑板整齊而填滿的板書,然后擦掉,然后再一黑板。”劉宇曄回憶道,后來越臨近高考,班里的氛圍越上進,所有同學都知道用功了,無論課上課下去問鐘老師題目,每每都能獲得完美的解答。當然還有少不了的,自習課上正放飛自我,班里突然一陣詭異的安靜,猛回頭時教室后門幽然顯現的鐘老師身影……
他在籃球場上給我們驚喜
很多同齡人都確信,在人生的前三四十年中,高中的三年是最具有拼搏精神、付出最多努力的時期。劉宇曄也不例外,從一入學就感受到 “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搏”理念的熏陶,校園里、教室的墻上貼著各種激勵發(fā)憤學習的格言警句。大家都在這三年里基本做到了傾盡全力去學習。時至今日劉宇曄還能記得高中時的很多老師,他們不僅僅教知識,更傳授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雖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戳人眼球的故事,但就是在平平穩(wěn)穩(wěn)中,陪伴著一個個學子度過高中的學習時光。
劉宇曄記憶中最意外的,就是高三時班里一起打球的同學要集體買皇馬球衣時,一向不茍言笑的鐘鳴老師也欣然 “入伙”,并且在一節(jié)體育課上與大家一同在籃球架之間跑來跑去! “那敏捷的身手,矯健的身姿,那凌空一跳,我想那時候場上的同學們也一定和我一樣,感覺鐘老師又不知不覺間離我們近了好多吧。 ”看到這里,劉宇曄想到了籃球界的傳奇卡爾·馬龍,一個總是不知疲倦、從未停止工作,而且隨著比賽深入,會變得越來越強壯的偶像。鐘老師也是這樣,對待教學、對待學生,他有時甚至像臺機器一樣認真出色,有時又是 “閱讀”學生的大師,在與學生們互動和溝通中,他真的懂得這群十幾歲即將面臨一次大考的孩子們,劉宇曄很感謝鐘老師,讓他在高三備考時,可以全心投入那場硬仗;同時又把自己的經驗、戰(zhàn)術和比賽策略無私地全都給了他們。
他是心中師者
“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我這平凡甚至有些乏味的班主任形象,卻在我腦海中變得愈發(fā)清晰。我想,所謂師者,本就不是什么在聚光燈下的職業(yè),他們要一天天的以身作則耳提面命,把自己經手每一件事情做好做細,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對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負責。”劉宇曄越能體會到鐘老師的自律和偉大,“我們一個班有50名左右的學生,換言之,老師也是每天都在這至少50人的審視之下的。 ”對劉宇曄而言,整整兩年的時光,鐘老師在他的腦海中刻畫了如此清晰的形象,是因為鐘老師把每一天的工作都幾乎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極致。當每天如是的生活被時光緩緩地拖曳而行,就會不知不覺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
特別是在劉宇曄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陪伴著孩子的成長,他更加知道教育哪是什么文藝作品里的醍醐灌頂,反而就是平凡而瑣碎的重復和塑造。“我也更加明白了,無論是性格使然還是刻意為之,鐘老師在我腦海中塑造自己形象的過程,是多么的難能可貴。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個這樣的班主任,認真對待每一天每一件事的人,我們身邊的一切,才會在不知不覺中比昨天更加美好。”劉宇曄感恩能夠在青島九中遇到這樣影響他一生的好老師,所謂師者,概莫如是。
對話恩師
記者:任教多年,覺得身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什么?
鐘鳴:今年是我工作的第31個年頭了。作為一名教師,不論做什么事情,要求學生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一名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師,除了專業(yè)的學科知識授課,還有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對興趣愛好、生涯規(guī)劃和人生發(fā)展方向的指導,這些對一個孩子學業(yè)、成才都有很大幫助。
記者:劉宇曄還始終記得您和他們打球的事兒,為什么會這么做?
鐘鳴:因為在很多學生眼里,我其實一向比較嚴肅嚴謹,所以難免有的學生見了我害怕。為了減少這樣的距離感,我就想可以通過玩的方式,一起參與他們的活動。劉宇曄以前數學稍弱一點,但是文科挺強,我們相互學習,大家一同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助,科技與人文結合。同時,也能讓孩子們了解,做學問時可以嚴謹、有板有眼,玩的時候也可以盡情玩。
記者:又臨近今年的高考了,帶班現在的高三生有什么不同?
鐘鳴:2020屆新高考施行,我正好連續(xù)兩年分管高三年級并任教高三數學教學,新高考考察學生綜合素質很高,閱讀、思辨、處理信息能力等各方面,對學生和老師們都是挑戰(zhàn)。現在對于馬上要迎來高考的我的學生們,我能做的,最好的就是陪伴。
相關鏈接
“他像慈父一樣,每次班會總要自掏腰包買些筆和本子,作為獎品發(fā)給同學。一次體育課,我崴了腳,他那軍人一樣的肩膀,硬是把我從教室、寢室、醫(yī)務組背來背去,還給我用中藥泡腳一直到傷好。 ”
“卓老師給我最多的不是什么背單詞的方法,不是什么快速記憶課文的訣竅,更加不是那種簡單的激勵我去努力學習,她會輕聲細語地告訴你沒關系,像媽媽、像姐姐、像朋友,是她留給我的印象。 ”
有沒有一位老師也照亮過你的人生?不管是孩童時代陪伴你成長,教你做人守紀;還是在你求學路上始終如燈塔般鼓勵、引導你,助你圓夢名校,溫暖人生之路?早報教育周刊啟動“溫暖人生的好老師”征集,歡迎掃描二維碼,在我們的互動平臺上留言投稿,講述你和恩師的故事,讓我們共同尋找和發(fā)現記憶中那些溫暖感人的點滴故事,致謝嘔心育桃李的那些好老師。(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掃碼參與讀者互動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