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19日訊 五月的青島萬物欣榮,四海賓朋在此時齊聚,探尋青島以數字化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路徑——5月19日,由青島市“學深圳、趕深圳”學會(以下簡稱“青深學會”)主辦,即墨區、春光智庫聯合承辦的2021青深學會即墨行暨數字化轉型即墨論壇在青島藍谷財富管理培訓中心舉行。

作為青深學會的“開年”活動,論壇圍繞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這一主題,匯聚了赴深圳、上海體悟實訓的代表,來自華為等企業的代表,以及專注于智慧城市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等人員于一堂,深入解析什么是數字化轉型、為什么這個時候要提數字化轉型、青島如何才能抓住機遇在全面數字化轉型上走在前列等話題。
交流互動、思想碰撞中,論壇凝聚起創新策源的廣泛合力,匯聚和培育更多市場化的力量,為青島借力數字化,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描繪了更加清晰的未來。
基礎雄厚,青島發力數字化轉型空間廣闊
青深學會是青島赴深圳體悟實訓、赴上海專業實訓的重要平臺,是凝聚政、商、學、研、民等多方交流的載體。此次青深學會即墨行正是發揮平臺作用,助力青島實現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的一次創新實踐。
數字化轉型主要涵蓋經濟、生活、治理等領域,對應了城市發展的三大行為主體——企業、市民和政府,最終落腳點是為了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而青島數字城市建設起步較早,聚焦經濟、生活、治理等領域數字化的探索實踐,為加快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拓展了廣闊空間。對此,論壇嘉賓達成了共識。
經濟數字化轉型領域,青島圍繞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加快推進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培育啤酒飲料、橡膠輪胎、高端化工等53家特定行業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涌現出了海爾、酷特智能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在工業互聯網發展方面走在了全國甚至全球的前列。青島的制造業基礎雄厚、工業體系完備、數字基礎設施布局完善,推出了1000個工業賦能和未來城市應用場景,加快實施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催生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生活數字化轉型是創造高品質生活,提高市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重要內容,聚焦醫養教和文娛購行等領域,青島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便捷支付領域,卡支付、手機支付在餐飲、購物、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市政公用繳費等方面基本普及;數字社保領域,智慧人社實現300多項業務網上直辦,電子社保卡開始全面推廣;數字教育領域,建成“教育e平臺”,初步實現教育數據、資源、業務跨層級流動共享;數字醫療領域,建成區域診療一卡通平臺,基本實現線上線下預約支付和智能導診服務……
加快治理數字化轉型是提升城市現代治理能力的關鍵舉措。青島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張網、一片云”的應用發展格局:一張電子政務網,實現從國家到省市縣縱向貫通、各部門橫向互聯,有效支撐各部門業務流程再造和信息資源交換共享;“云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全市政府部門系統上云率達到100%,匯聚數據總量超過10億條。此外,加快打造城市云腦,最大限度讓企業和市民辦事少填表、少跑路、少折騰等實踐也在不斷向縱深推進。
單純靠項目園區拉動的城市發展黃金期已經過去,當下的青島需要千億級的集群拉動、體系拉動,城市全面數字化轉型就蘊含著這一新動能。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青島已經具有一定優勢,還需要一體規劃、系統推進,促進三個領域的整體轉型、閉環運作和協同發力。

“他山之石”,向數字化轉型“排頭兵”城市看齊
只有研究通透才能選準前進的路徑。論壇上,嘉賓們帶來了國內外數字化轉型“排頭兵”城市的經驗,為青島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他山之石”的借鑒。
山東大學綜合交通運輸科學與技術中心主任鄒難在智慧交通等領域有數十年研發和應用經驗。他以美國、白俄羅斯、濟南、臨沂等為例,為青島打開了一扇以數字化賦能交通、物流、城市管理等領域的大門。
鄒難介紹,濟南搭建了城市“交通大腦”,涵蓋了全市幾乎所有交通數據,因此,濟南的智慧交通管理水平在全國排進了前三名。而這個“交通大腦”的秘密就在于搭建智慧生態,簡單來說就是吸納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各自貢獻出其“王牌”技術,融合到一個生態內,再不斷通過競爭進行優化,確保這個生態始終能代表城市智慧交通的最高水平。
“例如,在濟南,駕駛員接打手持電話會被智能抓拍,不僅識別率高,甚至還能直接與數據庫中的駕駛員身份證信息匹配。”他說,“為了實現這個功能,項目先后試用了3家企業才最終選出了‘最優解’。”誰的技術好就用誰,好的技術要想方設法融入大的生態,因此,濟南的智慧“交通大腦”才具有持續的自我進化能力。
鄒難總結道,智慧是“魂”,業務是“魄”,只要智慧技術與業務結合,智慧城市才是真的有了“魂魄”。為此,他又舉了一個“反例”為青島敲響警鐘——國內較早提出建設“交通大腦”的城市是杭州,但杭州的交通管理并不算優秀,就是因為杭州的數據分析沒有很好地與業務結合成一個有機體,沒有真正發揮價值。
“對于青島來說,要做智慧交通,也必須從頂層架構上做好設計,讓城市、行業、產業有機結合,讓行業龍頭企業合作起來,才能做到智慧生活不斷升級?!编u難說。
第五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員、市委宣傳部文化產業發展促進處處長閆杰則現場分享了他在深圳體悟實訓的所得:環球雅途這家文旅企業更名為“環球數科”,發力以數字化轉型推動文旅產業發展?!皬木€下到線上,從實體到虛擬,從產業到數字,這家企業沒有離開文旅行業,但走上了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快車道?!遍Z杰說。
就此,閆杰分析,青島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有3個突破口:要積極參與到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中去,筑牢文化產業素材和數據基礎;要用好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擴展到產業鏈上下游,切入更多產業應用場景;要發揮青島對外開放優勢,打開更多應用場景。

賦能“百業”,青島數字化轉型需破除數字孤島現象
閆杰說:“我們都擠在產業數字化的門口?!钡拇_,不論是對城市發展還是對企業進步來說,數字化賦能“百業”都是大勢所趨。
論壇上,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蘊藍傳遞了制造業領域借力大數據轉型發展的秘訣。她以酷特智能的C2M模式為例表示,數字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展現出豐富的形態,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逐步深入。“先進的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連接了消費者與工廠,解決了個人定制與流水線生產這對‘天然矛盾’,實現了服裝制造業的大規模定制。”她說,“同理,在金融、醫療、零售等行業,數字化轉型也正在多點開花,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誠如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楊守彬所言,數字經濟“撲面而來”,會“更新”所有行業,只有擁抱了數智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潮順勢而為,企業、產業和城市才會在競爭中站穩腳步。
“數字時代讓生產方式、生產資料從過去‘有限供給’的時代過渡到‘無限供給’時代。過去,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不可復用,而數字技術和數據可以被無限、重復使用,將極大提升發展效率?!睏钍乇蛘f,“因此,‘智慧力’將是未來城市競爭的主賽場。當下的青島正站在創業、創新、創投的新風口上,迎來了發展的‘窗口期’,更需要把握這個核心,瞄準機遇,提前布局。”
放眼望去,頭部城市紛紛發力數字智慧城市建設——北京提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宏偉戰略,上海要在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數字之都,杭州提出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深圳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要打造全球數字先鋒城市。在這些目標背后,都有配套的工程,上海、杭州等紛紛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親任組長等數字化轉型小組,頂格推進、頂格協調。對青島來說,以智慧城市為引領,激發城市數字產業轉型已經時不我待。
楊守彬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要看到優勢,也要改正不足。“當前,青島智慧城市建設仍存在數字孤島現象,各個領域之間的數據庫需要進一步打通,才能避免重復建庫,提高數據利用率;要成立市區兩級智慧城市數字化轉型升級專家顧問委員會,借助‘外腦’,請技術專家、院士、第三方人員幫我們做方案評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