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0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今天下午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市企聯/企業家協會、市工商聯共同召開的青島市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我市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簽署系統已經開發調試完畢,將正式為我市各類企業提供免費的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簽署及相關的存證、出證服務。這標志著,青島市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進入正式推廣階段。

今年,青島市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簽署服務資金由市總工會提供保障。我市區域內的企業,可免費通過海爾集團卡奧斯COSMOPlat旗下青島海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海企通”平臺簽訂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企業或工會組織可通過登錄“海企通”PC端注冊使用。
據了解,電子勞動合同不是紙質勞動合同的word版,它屬于電子數據。我國合同法、民法典和電子簽名法對電子合同及數據電文、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都進行了明確。2020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也通過函件,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采用電子形式訂立勞動合同。符合條件的電子勞動合同訂立后具有法律效力。相比較傳統紙質勞動合同,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更便捷高效,成本也更低,有利于企業優化管理,也方便勞動者查閱下載。

據悉,自2019年6月以來,青島市人社局與海爾集團合作啟動電子勞動合同試點,共同打造“海企通”平臺。2020年7月,青島市被山東省人社廳確定為電子勞動合同試點城市。青島市人社局聯合市總工會等三方四家,多方發力,推進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1年4月底,全市已簽訂電子勞動合同4.797萬份,使用企業覆蓋制造、建筑、裝飾、金融、人力資源等行業。特別是開展了電子勞動合同在工程建設領域中的試點應用,成功實現了“海企通”平臺與山東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的數據聯網對接。建筑工程項目的農民工簽訂電子勞動合同,可實時上傳到監管平臺,實現實名制管理,為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規范用工管理奠定基礎。另外,我市還在全國率先創新開展電子集體合同試點工作,依托“海企通”平臺開發了電子集體合同簽署系統,啟動電子集體合同簽署工作。
推進會上,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四家還向全市企業和勞動者發出倡議,號召全市廣大企業和勞動者充分認識數字化改革的大趨勢,主動響應,選擇規范的電子勞動合同簽訂平臺,廣泛應用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用好數字賦能,規范用工管理,使可信的數字化人力資源成為維系和諧勞動關系的紐帶,持續推動我市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下一步,青島市將不斷推動“政企直聯”升級,鼓勵創新實踐,持續推進電子勞動合同和電子集體合同有序擴面和質效提升,努力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青島經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榮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