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0日訊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深入實施文化引領戰略,2018年出臺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目前已有53個項目獲得扶持,精準落實兌現兩個年度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1.1億元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實現蓬勃發展,也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青島城市傳媒廣場是青島城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傳統新華書店營業模式,打造的一種滿足個性化文化需求、體現精細化生活方式的新型文化場所,目前包括文化產業、餐飲美食、潮流生活、兒童業態和娛樂休閑五大版塊,運營三年多以來,日益成為功能齊全、耳目一新、受消費者喜愛的“體驗式文化消費綜合體”。因此,廣場連續兩年獲得新區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
城市傳媒廣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洪澤介紹,“文化補貼資金是極大地增強了文化企業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得到資金以后,不但保證了自身的經營安全,而且還執行了政府免租政策,對商場里的商戶一共免租了1558萬元,其中周邊的文化業態,免租948萬元,這樣提高了我們整個文化群的生存能力,對文化企業是雪中送炭。”
而青島鳳凰之聲大劇院作為新區重要的高端演出場所,一直以“名人、名團、名劇”為標準,致力于豐富新區文藝供給,為市民提供高質量的文藝演出,自成立以來,引進了各類高品質演出及活動,助力新區擦靚“音樂之島”城市名片,劇院也兩年獲得新區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使用績效明顯。
鳳凰之聲大劇院辦公室主任咸坤表示,“資金到位迅速,也得力于政府大力扶持,我們把資金用于大劇院的運營,我們的演出質量不斷提升,我們邀請到了知名藝術家和團體前來演出,還有演出數量上也不斷增加,截至2020年底,大劇院演出300余場,節目類型豐富,不斷擦亮西海岸音樂之島這張名片。”
這些得到扶持的文化創意產業,除了深耕新區文化藝術產業,還堅持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通過不定期舉行藝術講座、藝術交流、藝術培訓等惠民利民活動,吸引更多群眾參與,讓更多高品質文化供給惠及市民,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史洪澤說,“文化傳媒廣場實際上是利用新華書店的文化資源,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系列文化服務的綜合性的文化綜合體,新華書店是主力部分,我們的服務首先是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讓我們的觀眾和小朋友們建立更好的閱讀習慣,而且我們還有一些和社會圖書館進行的免費借書等一些擴大文化公共屬性的文化體系建設。”
咸坤介紹,“大劇院不斷讓利于民,截至2020年底我們舉辦了各種公益活動及演出100余場,創立了青島鳳凰音樂節、鳳凰之聲國際音樂季、PHX電音節,以及藝術行走等幾大知名藝術品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讓市民了解劇院、熟悉劇院、享受藝術氛圍。”
據了解,《青島西海岸新區關于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印發以來,已落實兌現兩個年度的文化創意產業扶持資金,2018年度落實兌現扶持資金4346萬元,扶持11個類別23個項目;2019年度落實兌現扶持資金5824萬元,扶持12個類別30個項目,扶持資金使用績效明顯,促進了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的打造,為城鄉居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堅實保障。下一步,新區將繼續推進政策落地見效,助推產業集聚發展,做強做優新區文化創意產業,不斷提升新區軟實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韓瑞勝)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