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2日訊 日前,膠東五市政協提案委聯合開展為紅色膠東代言和促進提案落實活動,來到提案辦理落實現場考察,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當好紅色膠東“形象大使”。5月20日,膠東五市考察組赴日照,分別到日照市抗日戰爭紀念館、本色·老黨員紅色群落展覽館、丁肇中祖居等地開展學習調研。
3000余件文物承載抗戰歷史記憶
日軍侵華前精心制作的中國地圖、使用的軍刀、在中國出版的畫報,中國共產黨領導軍民浴血抗戰使用的槍支、鋼盔、彈殼、行軍包和望遠鏡……日照市抗日戰爭紀念館內陳列了3000余件(套)承載歷史記憶的“紅色藏品”,是以全面記錄抗日戰爭史實,紀念中國人民偉大抗日戰爭、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和進行和平教育為己任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


“自2015年建館至今,紀念館共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社會各界人士150余萬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日照市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日照市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劉軍華介紹,該館目前已被命名為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日照市國防教育基地、日照市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膠東五市政協考察組同志參觀過后紛紛表示,透過一件件抗戰文物以及其背后的歷史故事,切身感受到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從這些抗戰志士身上,我切身感受到了共產黨員的愛國情懷與堅定理想,進一步領悟到了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意義。”日照市政協常委、民進日照市委會秘書長、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劉德忠說道。
追憶老黨員感人事跡,傳承本色精神
5月21日上午,膠東五市政協考察組同志來到提案辦理落實現場考察,赴本色·老黨員紅色群落展覽館實地學習調研。據了解,展館于2014年建成開館,以弘揚和宣傳建國前老黨員“心向黨、公心為民、用心實干、清心律已、熱心傳承”的精神為主題,是日照市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基地,也是革命優良傳統和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實物、雕塑等方式,展館集中展現了王盡美、宋壽田、王玉璞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先輩和建國以后呂鴻賓、盧翠秀等老黨員杰出代表的感人事跡,追憶黨組織的發展脈絡,展現老黨員對黨忠誠、保持純潔、永葆本色的時代精神。

“在莒縣,像這樣的黨史教育基地還有12家。”莒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史素娟介紹,作為革命老區,莒縣紅色資源豐富,其中小店鎮橫山革命根據地被譽為“魯東南小延安”。
“這些老黨員們一生都在默默為社會主義事業、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努力奮斗,讓人格外感動。”威海市政協委員、威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會副主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長王榮光表示,正是這種最質樸卻最珍貴的堅定信仰,使得本色精神在地域廣度和時間縱深上生生不息地蔓延、傳承。
探訪中共莒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
隨后,膠東五市政協考察組同志又來到位于莒縣城西6公里處的日照浮來山。1929年6月,中共沂水縣南鄉區委書記、縣農民協會負責人徐湘南主持在校經樓舉行了中共浮來山黨支部成立大會,中共莒縣第一個黨支部在此誕生,從此奠定了莒縣黨組織發展壯大的基礎。

21日下午,膠東五市政協考察組同志來到日照東港區濤雒鎮丁肇中祖居調研。日照東方太陽城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經理曲寶鎖介紹,丁肇中祖居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展示了丁氏家族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顯赫的書香家世、不凡的成長歷程、濃烈的家國情懷以及卓越的實驗成果等。

據悉,丁肇中祖居被評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中華文化傳承基地、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日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日照市優秀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是全市重要的"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作為愛國人士,丁肇中多年來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讓我也深受鼓舞,也激勵我在未來更加努力地為人民服務。”煙臺市政協委員、煙臺市中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希忠在參觀后如是說。(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文/劉琴 圖/金璐 通訊員王淼 劉旭東)
相關鏈接
當好“形象大使”,賦能紅色膠東文旅
膠東是紅色革命發祥地,也是著名革命老區,留下了眾多可歌可泣的先烈故事和永不褪色的英雄印記。日前,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五市的政協提案委員會協商決定,聯合發起“我是政協委員,我為紅色膠東代言”活動,號召膠東五市的政協委員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贊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當好紅色膠東“形象大使”,結合所在行業和領域,鏈接和賦能膠東文旅,拓展其內涵外延,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積極宣傳推介,擦亮膠東文旅品牌,弘揚“紅色文化”,匯聚起更多社會正能量。
責任編輯: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