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開展危險廢物拉網式、起底式排查,全面排查整治危險廢物產生、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各環節隱患,依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防范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引發的突發環境問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為全市重點監管網格及重點排污單位派出“環保醫生”,開展駐在式環保服務,全面掌握區域以及企業實際狀況,全面排查區域以及企業環境問題和風險隱患,有針對性提出整改的指導意見,提升責任單位的污染治理能力,將問題預防在源頭、化解在基層。
昨日,煙臺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實施《煙臺市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整治攻堅行動方案》,即日起,集中60天的時間,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6356”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攻堅行動,全面解決全市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堅決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給煙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任務。對作風不嚴、工作不實、整改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將嚴肅追責問責。
所有任務實行銷號管理、限期驗收
煙臺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攻堅行動,將聚焦3大重點任務,全面補齊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短板弱項。
首先,聚焦關鍵核心指標提升,進行集中靶向攻堅。緊盯大氣、海洋等生態環境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指標,持續發力、重點攻堅,特別是要把揚塵污染防治和臭氧治理作為全市空氣質量改善的重中之重,在最短時間內徹底扭轉PM10和O_3惡化態勢,帶動空氣質量的整體改善提升。
聚焦督察反饋問題“清零”,持續抓好整改落實。對2017年以來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第一輪和第二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反饋問題,省市交辦督辦問題,省環保督察熱線群眾信訪舉報問題,媒體曝光問題等進行全面梳理歸類,以重復出現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組織開展問題整改落實現場核查,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堅決杜絕問題反彈。
聚焦生態環境重點領域問題“清底”,開展大排查大整治。攻堅行動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根據生態環境工作實際和承擔的工作職責,深入開展分管領域、所轄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隱患排查整治,對排查出的問題,要拉出問題清單、列出關鍵節點、明確完成時限,將任務和責任分解到具體人,將任務落實到每一個節點,實行銷號管理,限期檢查驗收。
堅決遏制揚塵污染反彈趨勢
根據攻堅行動要求,煙臺市將全力開展5大專項行動。
開展全市揚塵污染集中整治攻堅行動。按照“屬地管理、部門監管、整體聯動”的原則,圍繞道路保潔、施工工地、渣土運輸、裸露土地、工業無組織排放、港口揚塵、礦山揚塵等方面,全面開展“揚塵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堅決遏制反彈趨勢。
開展全市危險廢物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在全市開展危險廢物拉網式、起底式排查,全面排查整治危險廢物產生、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各環節隱患,依法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防范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引發的突發環境問題,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開展全市“凈灘行動”。按照“屬地管理、部門聯動、陸海統籌”的原則,動員全市上下全面清理入海河流、沿海灘涂和近岸海域各類垃圾,規范港區、養殖區、濱海旅游度假區等環境秩序,努力實現全市海域及河流岸美、灘凈、水清的目標,切實做好煙臺市海洋沿線垃圾污染防治工作。
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現場核查行動。對2017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進行一次現場核查,堅持直面問題、直奔現場,緊盯整改關鍵環節,緊盯難點重點問題,緊盯階段性目標和整改措施落實,著力發現整改中存在的問題并跟蹤解決。
開展聯合執法“亮劍”行動。聚焦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以綜合執法為主要方式,統籌全市執法力量,運用整體執法資源,從嚴執法、全時監督、各個擊破,切實提升監管效能,從嚴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排名后3位區市重點督導
在攻堅行動保障方面,市級層面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相關市級領導任副指揮長、有關部門單位為成員的攻堅行動指揮部,從市區兩級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健全指揮體系,完善工作流程,推動責任落實。鎖定“60天”期限,開展集中攻堅。
掛圖作戰,倒逼責任落實。對于目前各級環保督察反饋仍未整改完成的重要事項、新發現的環境突出問題以及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全部納入全市“掛圖作戰”指揮平臺,持續跟蹤督辦。同時,每周公布各區市、各鎮街的空氣質量排名,對排名后3位的區市和排名后10位的鎮街,實行重點督導指導。
“四不兩直”,開展暗查暗訪。攻堅行動指揮部將成立現場檢查組,采取“隨機選取重點問題、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方式,到各區市、鎮街、企業進行現場實地檢查,對上級督察反饋以及指揮部交辦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核實,對各類發現的問題每天集中通報。相關市直部門和區市也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及時掌握分管領域、負責區域的問題隱患。
“醫生”巡診,開展上門服務。為全市重點監管網格及重點排污單位派出“環保醫生”,開展駐在式環保服務,全面掌握區域以及企業實際狀況,全面排查區域以及企業環境問題和風險隱患,有針對性提出整改的指導意見,提升責任單位的污染治理能力,將問題預防在源頭、化解在基層。
智慧監管,精準發現問題。充分發揮各類監控平臺的作用,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完善問題發現、分解、交辦、匯總、驗收的全流程工作機制。同時,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實施大氣污染“走航監測+無人機航拍+激光雷達掃描”智能監管,分析污染源具體點位,分解責任單位,組織開展定向執法,提升治理和監管能力。
通報曝光,強化警示震懾。鼓勵公眾參與,施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對舉報的生態環境重大問題進行重獎。6月1日起,煙臺市將實施新修訂的《煙臺市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市民舉報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將獲得最高50萬元獎勵。加大問題通報曝光力度,定期在媒體通報各區市空氣質量、水環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交辦問題完成率等方面的排名,并集中曝光一批具有典型性的突出問題,集中曝光一批虛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突出問題,集中曝光一批產生不良影響、具有警示作用的突出問題,形成輿論監督合力。
嚴明獎懲,持續傳導壓力。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相關規定,以及“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業務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的要求,對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上報市委組織部執行力辦公室,工作實績記入干部執行力檔案;對作風不嚴、工作不實、整改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YMG全媒體記者 高少帥 通訊員 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