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3日訊 為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青年學者的相互交流,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與學術水平,5月22日,青島理工大學在嘉陵江路校區舉辦了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學者學術論壇。

主會場參會人員合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羅文東教授、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潘建紅教授應邀參加了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近40所省內外高校教師、青年學者,以及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師生參加了學術論壇。
開幕式現場
青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亞軍在致辭中介紹了青島理工大學的基本情況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科研等方面情況。他說,青島理工大學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重點課程、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點學科、把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重點學院,納入學校發展規劃,進行重點建設,全面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思路攻堅、師資攻堅、教材攻堅、教法攻堅、機制攻堅。

王亞軍致辭
王亞軍說,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舉辦此次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學者論壇,將更加有助于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在新形勢下確保堅定立場、正確方向,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宣傳和創新,更好地履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重任。
開幕式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羅文東教授作《中國共產黨一百年的歷程、偉業和經驗》主旨報告,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分析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經驗是密切聯系群眾、科學理論指導、堅持民主集中制、統籌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和偉大社會革命。
羅文東作主旨報告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潘建紅教授作《中國共產黨百年科技創新思想的邏輯演變與理論創新》主旨報告,從中國共產黨科技創新思想的歷史沿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的時代背景、內涵和時代特征等方面,分析了科技創新的演變過程,提出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
潘建紅作主旨報告
下午,四個分論壇同時進行,分別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創新研究分論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創新分論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和實踐創新分論壇;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創新分論壇。來自省內外的專家、青年學者與本碩博學生圍繞各自主題展開熱烈學術研討。
與會專家學者一同參觀嘉陵江路校區
本屆論壇以問題為導向,既充分展現了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培養學生的理念和成果,也為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創新的開放式學術平臺,促進了馬克思主義青年學者成長,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論壇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直播主題講座。論壇征文自1月份啟動以來,共征集論文424篇,經評選,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山東省委黨校的60名優秀論文作者來校參加論壇,線下開展交流研討。(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楊海濤 通訊員 宋彥葵 曹玉潔)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