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5月23日訊 今天,在復旦青島校友活動基地,青島復旦人首次度過了一個以“校友日盲盒”形式舉行的“慶生DIY”。
慶祝復旦建校116周年和復旦青島校友會注冊成立10周年,熱心校友各自創意了新潮時尚、溫馨高雅的個性化活動,活動前報秘書長備案,彼此秘而不宣。前前后后懷著好奇而來的60余位校友,在漸次打開的文化盲盒中,在自己的節日里,自主參與、自在體驗了一場青島校友文化“私房自助餐”。
場景一:服飾文化講座。

何秋紅校友攜生活美學倡導者、資深時尚顧問蔣慶專程從上海趕來,給校友們帶來了一場服飾美學分享。蔣慶系統闡述了服飾美學原則,指導大家通過科學分析、歸類個人特征,把握個性化服飾搭配的規律。校友們在互動中近距離感受時尚審美,討論中國新一代原創設計和國潮品牌在提升全民審美水平中增強文化自信的作用。
場景二:96歲校友捐書。
三年前93歲時,作為中國最高齡話劇演員登臺演出的張坤權(沙漠)學長,興致勃勃前來,向校友會捐贈一批自費再版的自傳體回憶錄《我心依舊》。校友紛紛請沙老簽名贈書,沙老與校友一起,用復旦標志的蛋糕,為母校慶祝了116歲生日。
驚悉袁隆平院士逝世,沙老徹夜難眠。袁隆平在80歲生日時所寫的《媽媽,稻子熟了》,令沙老印象深刻,她深情地全文背誦了這篇散文,與校友們共同紀念袁隆平院士。
場景三:足球隊球衣秀。

校友會足球隊舉行了熱烈奔放的新款球衣發布儀式。由校友贊助的新球衣,上面的獵豹圖案象征著團結拼搏、勇于爭先的競技精神,讓隊員和啦啦隊員自信空前,帥氣滿滿。充滿儀式感的發布,不僅滿含著校友們對足球隊以往戰績的肯定,也將激勵隊員再接再厲,今年再創佳績。
場景四:校友文化沙龍。

以校友會報道組為主,舉行了開放式的校友文化小型沙龍,結合新一期會刊的策劃,著重探討了如何進一步打造會刊時尚風格,包括視覺形象重塑、時尚內容結構的優化等等。報道組回顧了青島校友會注冊成立十年來的文化融合與文化品牌建設,以及校友會媒體融合傳播的顯著成效,熱烈探討了青島校友會文化的學術內涵和傳播學價值,三位傳播學博士就研究視角和理論框架發表了看法。
青島校友會的文化大餐從來不缺美食。這次活動的簡餐,是校友會特色的隨心自助。校友提供的生日蛋糕、半成品點心和果品、酒水,自選、自烹;校友拿手的銀耳花膠羹、皮蛋瘦肉粥、秘制珍味湯,精心熬煮,隨到隨喝。李媛校友帶來了自己的喜糖,給活動又添了一份喜氣。

青島校友會的文化活動從來有色有聲。這次活動的總報道,也是DIY式的串燒。每一組活動的參與者負責撰稿、拍攝,自我呈現和展示。除創意活動,棋牌室里隨意組合或休閑或競技,茶室里品嘗自產嶗山頭采綠茶,任意翻閱復旦出版物、青島校友會會刊、當地校友著作,欣賞品鑒校友油畫等作品,文化符號豐富多彩,校友各展所能,各取所需,各得神韻。
持續一整天的“自助流水席”盡情享用,活動前的神秘,活動中的沉浸,活動后的回味,又是校友內心深處一次獨特、持久的人文留痕。(張同俊 鄧昌娥)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