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超級稻里有轉基因嗎?
袁隆平:絕對沒有。
記者:有人說超級稻產出高,但種植成本也高,是這樣嗎?
袁隆平:確實如此,超級稻需要更高的投入,但相對來說投入產出比更高。比如1公斤尿素可以讓普通水稻增產四五公斤,但超級稻可以增產五六公斤。
記者:施用農藥、農肥與發展綠色食品怎么權衡?
袁隆平:這種說法是很片面的。有的人說有機食品不施化肥,不施化肥產量是上不去的。應該是有機跟化肥結合起來,化肥是19世紀一大突破,光靠農家肥產量是上不去的,真正的有機產品產量都上不去。化肥并不污染環境,并不有害健康。它只有營養氮、磷、鉀,跟人需要的淀粉、脂肪、蛋白質這三要素是吻合的。
這是2012年8月22日,當時的青島早報記者臧旭平和袁隆平院士的對話。“當時袁隆平來青島出席農業國際峰會,在會議現場,我采訪了他,還記得他說話語速很快,還有濃重的湖南口音,有時需要翻譯才能聽懂。”臧旭平說,當年已經82歲高齡的袁隆平依然一頭烏發,待人特別和藹,并且還很幽默,和記者談論起他和記者一樣都是“80后”。
臧旭平回憶,當時盡管已經給嘉賓們做了十多分鐘的專題演講,但依然精神矍鑠,采訪中妙語連珠,不時地發出爽朗的笑聲。袁隆平專門給記者解釋了“80后”稱呼的來源。“前年,我過80歲生日,湖南省的領導到家里給我祝壽,說我今年80歲,以后就是‘80后’了,我覺得這個稱呼挺好,跟年輕人靠得很近。”
說到自己保持健康的秘訣,袁隆平表示,鍛煉身體、保持樂觀心態是關鍵,“我基本上每天都堅持游泳,年輕的時候,50米泳池我的速度是27.5秒,曾經拿過武漢市的第一名,現在我也能游35秒,很多年輕人都不如我呢。”
記者最近一次當面采訪袁隆平,是2018年5月份。根據媒體報道,這也是他最后一次來青島。5月27日,袁隆平在城陽參加2018年國家耐鹽堿水稻區試啟動會,早報記者孫啟孟在會議現場見到了袁隆平,原本青島早報是有計劃專訪袁隆平的,但因為當天他實體狀態欠佳,并且行程比較緊張,只是在會議酒店走廊簡單和在場的記者們打了個招呼,期間他還很幽默的和一名比較熟悉的朋友開了個玩笑,然后離開了。
2018年5月28日,袁隆平出席了在城陽城陽上馬的濱海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內舉辦的海水稻試種插秧儀式,現場啟動了“中華拓荒人計劃”,在我國六大試驗基地同時插秧海水稻,建立稻作改良試驗示范基地,開展耐鹽堿水稻品種審定區域種植試驗和鹽堿地稻作改良技術產業應用示范。。
袁隆平在儀式現場致辭并且隨后在稻田邊上親手選定了要試種的秧苗。“今年的秧苗質量很好,長勢很強壯,畝產量超過600公斤沒問題。 ”當時袁隆平看到秧苗很高興,小心翼翼挑選著遞給身邊的工作人員,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觀海新聞/青島早報首席記者 孫啟孟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