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和汛期強降雨、臺風等惡劣天氣,貧困人口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我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核心指標,全力做好貧困群眾即時幫扶和災后生產恢復,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確保如期全面脫貧。記者從市扶貧協作辦獲悉,目前疫情災情對全市穩定脫貧影響不大,25731名脫貧不脫政策貧困人口平安無憂,受災貧困群眾的收入將不低于往年。
聚力精準精細,我市對貧困戶受災情況開展拉網式排查,精準統計受災貧困人數和影響程度,突出對年收入低于低保標準的1988戶、3923名不穩定脫貧人口進行摸排。在此基礎上建立工作臺賬,由各行業部門認領任務清單,加快基礎設施修繕,每天調度工作進展。加強動態監測,發現一戶、監測一戶、幫扶一戶,全市1244名受災貧困人口全部得到即時幫扶。
為減少疫情災情損失,我市多措并舉,聚力產業幫扶。加快項目資金撥付進度,今年實施產業扶貧項目80個;統籌鎮街產業扶貧收益用于鎮域范圍內貧困人口幫扶,12家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及市級743個存量項目全部復工復產。協調保險公司快速推進精準防貧綜合保險,為231戶受災嚴重的貧困戶支付防貧減貧保險金57.3萬元。
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增收,穩就業至關重要。我市精準推送就業崗位,發動用工企業提供1200余個就業信息,對有就業需求的貧困勞動力實施“一對一”就業幫扶。6月開始,全市新增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479人,其中扶貧公益崗位安置444人;應對疫情防控和災害天氣影響,設置防疫消殺、村莊巡查、巡堤值守、農田設施修繕等370個臨時性崗位。
對特殊困難群體,群策群力保民生。各區(市)組織貧困戶生活保障志愿服務隊,開通益農配送直通車,對老弱病殘貧困戶發放大米、面粉、食用油等57噸價值23.6萬元。聚焦貧困家庭學生進行重點家訪,建立個性化幫扶臺賬,為2500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提供免費贈送寬帶或流量卡服務,確保他們正常參加線上教育。篩查貧困人員11.35萬人次,為2730名符合辦理條件貧困人員核準門診慢性病資格。
針對農產品銷售不暢,我市多途徑拓寬銷路,解決滯銷難賣問題。目前,全市各部門通過交易平臺已采購扶貧產品116.9萬元,發動市民“以購代捐”,推動消費扶貧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優先購買貧困戶滯銷產品。(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凱)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