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5月26日2版

王修良勞模船長創新工作室”為進出港口船舶提供優質高效“導航”——
精準服務一流港口的“領航員”
通航環境綜合整治、集裝箱班輪通航效率提升研究……眼下,一項項“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正在王修良勞模船長創新工作室中如火如荼展開。
成立于2018年的王修良勞模船長創新工作室,是青島海事局打造的一支優秀團隊,牽頭人是青島海事局交管中心副主任王修良。2006年,王修良結束十多年的跑船生涯,來到這里工作,完成了從“跑海”到“守海”角色的轉變。憑借著資深遠洋船長的優良素養和專業能力,他帶領同事走出了一條科學管理與優質服務并舉、業務素養和創新發展共升的海事監管新路。

王修良(右一)正在跟同事研究通航保障方案。周建亮 攝
青島港集裝箱航線達170余條,密度和數量居北方第一位。每年,青島海事局交管中心要指揮9萬余艘次的船舶進出。“近年來,日益增加的超大型船舶、多發的海霧、密集的海上交通流等讓通航環境日趨復雜,給海上安全監管帶來很大挑戰。”王修良告訴記者,成立3年來,工作室找準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海事保障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想辦法、出實招,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努力打贏海洋港口提質增效硬仗。
受特殊地理位置影響,青島歷來多發海霧。為減少海霧對集裝箱班輪效率的影響,工作室協同多家港航單位創新優化了“霧航疏港五環”工作機制,集裝箱班輪因霧待泊時間縮短至24小時以內,大霧期間船舶疏港效率由每小時19艘次提升到26艘次,增幅達37%。不斷提升的霧季通航效率,讓青島口岸在2020年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躋身第二位。
2020年10月,王修良勞模船長創新工作室被評為直屬海事系統先進創新工作室。
“我們將把學黨史與辦實事相結合,堅持創新驅動,以突破制約港航經濟發展的瓶頸為著力點,履行好安全監管責任,努力構建更高水平通航服務保障新機制,更好地服務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助力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王修良說。
黨員檔案
王修良,1970年10月出生。近年來,獲得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黨組直屬海事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安保先進個人、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海事保障先進個人、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青島市“新時代最美勞動者”等榮譽稱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康照建)
責任編輯:岳文燕